90多家航運企業集聚,其中不乏境外獨資企業;新登記或轉籍船舶30艘,新增國際船舶運力約483萬載重噸,占同期全國新增國際船舶運力的1/3,直接拉動海南GDP50億元……這是“中國洋浦港”自2020年6月以來取得的成績的一部分。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三個月內,“中國洋浦港”便成功躋身“30萬噸級巨輪俱樂部”,一躍成為國內排名前列的國際船舶注冊港。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明確提出“建設‘中國洋浦港’船籍港”“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開展船舶登記”“研究建立海南自由貿易港航運經營管理體制及海員管理制度”。
“中國洋浦港”為什么能短時間吸引到這么多艘國際船舶登記注冊?海南海事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主要得益于自貿港特殊的政策紅利和海南不斷優化的海事營商環境。
圖為海南自由貿易港首艘船舶登記發證儀式現場。駱云飛攝
政策紅利不斷釋放
在自貿港發展航運業,相關企業可以享受到哪些優惠政策呢?
境內建造的船舶在“中國洋浦港”登記并從事國際運輸的,視同出口并給予出口退稅;
對注冊在海南并實質性運營的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對在海南設立的現代服務業企業新增境外直接投資取得的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
為船舶融資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取消船舶境外融資限制,探索以保險方式取代保證金;
對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征;
對海南自由易港注冊登記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從事交通運輸、旅游業的企業(航空企業須以海南自由貿易港為主營運基地),進口用于交通運輸、旅游業的船舶、航空器、車輛等營運用交通工具及游艇,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
全島封關運作前,對以洋浦港作為中轉港從事內外貿同船運輸的境內船舶,允許其在洋浦港加注本航次所需的保稅油;對其在洋浦港加注本航次所需的本地生產燃料油,實行出口退稅政策。
在海南全島依法設立的企業所有、融資租賃或光船租賃的國際船舶均可以“中國洋浦港”為船籍港進行注冊登記,注冊在海口、三亞等地的航運企業同樣可以“中國洋浦港”作為船舶登記港,并享受海南自貿港零關稅、出口退稅政策和加注保稅油等相關政策。
上述政策,條條都是真金白銀!“稅收有優惠,新船登記有補貼,船舶營運有航程獎勵,企業資金回流順暢,順利發展壯大。”海南中遠海運能源運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車毅說,企業到這里來注冊,就是看中了海南自貿港的營商環境和優惠政策。
資料圖:首艘獲“中國洋浦港”船籍證書貨船——中遠海運興旺輪。海南海事局供圖
海事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國際船舶登記業務作為航運服務鏈條上的高端業務,能有效吸引航運企業集聚海南,進而帶動其他各航運要素及其相關服務企業在海南集聚,最終形成完整的航運產業鏈以及航運服務集群。
長久以來,中國實行較為嚴格的航運管理制度,大量中資船舶受稅收環境、金融環境等因素影響,選擇在境外注冊,懸掛外國籍旗幟航行。為吸引中資船舶回流,近年海南海事局在國際船舶登記方面做了大量制度創新工作。
“如今海南的國際船舶登記程序高效便捷,就辦理效率而言已經能與香港、新加坡等地區相媲美。”海南海事局工作人員高磊介紹,海事部門通過網上受理、簡化流程,優化事項等,將單個事項辦結時限從7日壓縮為1日,并聯辦理的最多不超過2日,使登記船舶平均能提前15天投入營運,為每艘船舶節約60余萬元的停運損失。
據介紹,海南自貿港通過實行“船舶登記一事通辦”、“境外船舶移籍一事聯辦”等,促進各航運要素加速集聚海南,推動航運業發展。
“船舶登記一事通辦”機制,即將十余項船舶登記及相關海事政務事項縱向整合貫通,形成“一窗受理、協同審批、無縫銜接、全程服務”的服務機制。“境外船舶移籍一事聯辦”機制,建立海關、交通、船檢等跨部門聯合工作機制,形成“專人負責、全程服務,信息互通、審批協同,依托平臺、不見面審批”的新機制。兩項制度創新建立了跨部門聯合審批的工作機制。
針對海南海員需求量不斷擴大,多家本地航運企業出現了船員招聘難、“用工荒”現象,海南海事局組織制定了《外國籍人員參加海南自由貿易港船員培訓、考試和申請船員證書管理辦法》 ,成為國內首個允許外國籍人員參加中國船員培訓考試、發證的制度文件,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制度空白。該項制度已于2021年11月1日起實施。
同日實施的還有《海南自由貿易港游艇操作人員培訓、考試和發證辦法》、《海南自由貿易港游艇操作人員培訓機構評價管理實施辦法》、《海南自由貿易港特定水域船舶最低安全配員管理辦法》,這四項創新制度標志著海南自貿港海員管理制度集成創新實現重大突破。
資料圖:航拍海南洋浦小鏟灘集裝箱碼頭。駱云飛攝
在航運企業重視的保稅燃油加注方面,海事部門還創新監管通關模式。實施“一次備案、全省通用”、準入管理等模式,縮減辦事流程和時間,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共免除338艘次特定港區供油船舶船載危險貨物申報手續,安全保障保稅油加注達22.8萬噸,平均為每艘受油船舶節約時間約4小時。
“現在的洋浦真正實現了‘即到、即加、即停、即走’,外輪來的第一時刻就可以加保稅燃油,加完油就可以離開,極大地節省時間成本和費用。”中石化燃料油(海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昌良說。
海南海事局2021年上半年為保稅油加注作業提供安全保障161艘次,保稅油加注量達10.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了6倍、5倍。
“天藍、水美,尤其是營商環境,特別吸引企業到這里來發展,將來公司要深耕海南,深耕洋浦,爭取把企業做大做強。”車毅說。(記者 黃藝)
圖/文來源中新網海南新聞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