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戎帕拉帕斯港是馬來西亞最大的集裝箱港口,它位于馬來西亞半島南端,靠近新加坡,是世界航運的咽喉。自然條件優越,河谷水深達15米以上,可供航運的河道長達12.6公里,寬250米。丹戎帕拉帕斯港是馬士基在東南亞的集裝箱運輸和轉運業務的基地。除了馬士基,達飛航運和中遠海運等班輪公司也使用丹戎帕拉帕斯港的集裝箱轉運服務。
馬來西亞是東南亞的半島國家,面積3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000萬。馬來西亞國境被中國南海分為兩部分,位于馬來半島的馬來西亞半島及位于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沙巴砂拉越。其境內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產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近年來,馬來西亞大力推行出口導向型經濟,電子業、制造業、建筑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交通運輸方面,全國有良好的公路網,公路和鐵路主要干線貫穿馬來半島南北;內河運輸不發達,海運80%以上依賴外航;航空業發達,民航主要由馬來西亞航空公司和亞洲航空公司經營。
圖1 馬來西亞GDP(2008-2018)(單位:十億美元)
數據來源:World Bank
1)中馬雙邊貿易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8年1-9月,馬來西亞貨物進出口額為3464.6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9%。其中,出口1840.09億美元,同比增長15.8%;進口1624.57億美元,同比增長14.0%。貿易順差215.52億美元,同比增長31.2%。
表1 2018年1-9月馬來西亞對主要貿易伙伴出口額
數據來源:中國商務部
表2 2018年1-9月馬來西亞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口額
數據來源:中國商務部
馬來西亞是亞太經合組織的成員國之一,約七成的貨物貿易在亞太經合組織區域內進行。2018年1-9月馬來西亞對亞太經合組織出口1419.68億美元,增長15.8%,占其出口總額的77.2%;自亞太經合組織進口1258.59億美元,增長13.4%,占其進口總額的77.5%。在亞太經合組織區域內,馬來西亞的主要出口貿易伙伴是新加坡和中國,1-9月出口額為252.61億美元和252.28億美元,增長8.0%和19.2%,占馬來西亞出口總額的13.7%和13.7%;主要進口來源地仍然是中國和新加坡,1-9月進口額為325.92億美元和190.28億美元,增長16.9%和23.1%,占馬來西亞進口總額的20.1%和11.7%。在亞太經合組織區域外,馬來西亞最大的出口伙伴是印度,1-9月出口68.59億美元,增長12.3%,占出口總額的3.7%;德國和印度是其主要的進口國,1-9月進口49.09億美元和46.32億美元,增長13.8%和1.8%,占進口總額的3.0%和2.9%。
2018年1-9月,馬來西亞的前三大逆差來源國和地區依次為中國、中國臺灣、沙特阿拉伯,逆差分別為73.6億美元、59.2億美元、23.8億美元。順差主要來自中國香港、新加坡和美國,依次為109.5億美元、62.3億美元、47.7億美元。
分商品看,機電產品、礦產品和塑料橡膠是馬來西亞的前三大類出口商品,1-9月出口額分別為806.9億美元、292.7億美元和124.0億美元,分別增長19.6%、13.1%和14.0%,占馬來西亞出口總額的43.9%、15.9%和6.7%。馬來西亞前三大類進口商品為機電產品、礦產品和賤金屬及制品,1-9月進口額為629.5億美元、246.1億美元和141.4億美元,分別增長11.0%、23.8%和18.7%,占其進口總額的38.8%、15.2%和8.7%。
2018年1-9月,馬來西亞與中國雙邊貨物進出口額為578.2億美元,增長17.9%。其中,荷蘭對中國出口252.3億美元,增長19.2%,占馬來西亞出口總額的13.7%,增加0.4個百分點;馬來西亞自中國進口325.9億美元,增長16.9%,占馬來西亞進口總額的20.1%,增加0.4個百分點。馬來西亞與中國的貿易逆差73.6億美元,增長9.7%。截止到9月,中國成為馬來西亞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
馬來西亞對中國出口排名前三位的產品是機電產品、礦產品和塑料橡膠,1-9月出口額分別為113.2億美元、43.0億美元和27.8億美元,機電產品增長20.5%,食品、飲料和煙草增長礦產品下降0.9%,塑料橡膠增長18.7%,占對中國出口總額的44.9%、17.0%和11.0%。
截止2018年9月底,在馬來西亞的十大類進口商品中,中國出口的機電產品、賤金屬及制品和化工產品在馬市場中占據優勢地位,進口額為159.1億美元、37.6億美元和24.2億美元,分別增長16.0%、23.8%和29.2%。另外,馬來西亞自中國進口的運輸設備的進口額增幅較多,增長35.9%。
表3 中馬雙邊貿易額(2012-2018年1-9月)
數據來源:中國商務部
2)丹戎帕拉帕斯港
丹戎帕拉帕斯港是一個避風港,不受潮汐限制。當地的貨物轉移到主要工業園區后可通過馬來西亞—新加坡的2號高速公路及南北高速公路和全長31.5公里的港口鐵路,與馬來西亞國家鐵路樞紐相連接。丹戎帕拉帕斯港屬于馬來西亞自由貿易區,港口有400英畝土地專門用于集裝箱貨物配送、物流鏈服務管理、貨物倉儲,是開展集裝箱拼箱業務、經營國際采購中心、地區物流配送中心與配送服務的理想地方。
丹戎帕拉帕斯港擁有14個泊位,總長5.04公里的岸線,裝備有57輛超巴拿馬型吊車。這些吊車擁有雙起重機能力,能提高生產率。丹戎帕拉帕斯港目前每臺起重機平均每小時吊卸32次,泊位的橋吊效率達每小時最少吊卸100次。
丹戎帕拉帕斯港的集裝箱裝卸和港口經營管理全部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網絡系統,該系統與港口各家用戶均有緊密聯系。信息技術網絡系統隨時把港口經營所有信息與網絡通訊中心同步聯系起來,提供即時自由流動信息服務,在班輪公司、貨代企業、船代企業、港口當局、海關、商檢、環衛、動植物檢疫等單位之間,提供無紙化信息傳遞,確保工作的高效率、高精度、高效益。
圖2 丹戎帕拉帕斯港集裝箱吞吐量(2011-2018年前三季度)
數據來源:http://www.apamalaysia.com
圖3 丹戎帕拉帕斯港貨物吞吐量(2011-2018年前三季度)
數據來源:http://www.apamalaysia.com
馬來西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國家,也是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沿線國家,更是共建“一帶一路”早期收獲最豐碩的國家之一。“一帶一路”為馬來西亞經濟帶來巨大的商機。“一帶一路”倡議將幫助馬來西亞開辟新市場、擴大本地產品和服務銷路及吸引外資。截至2017年6月,馬來西亞與中國在多個領域簽署的合作項目總金額已經超過1700億林吉特,這些項目包括馬中關丹產業園、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投資的數字自由貿易區等。其中,以中馬欽州產業園和馬中關丹產業園為代表的“兩國雙園”國際合作模式,開啟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產業合作的嶄新范式,也成為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先行探索和實踐。
本文由“港口網www.99mizi.com”
特約上海海事大學 單丹蕾、周鑫、沙梅獨家提供
參考文獻:
[1]中國商務部網站
[2]航運交易公報
[3] http://www.apamalays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