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我國北方地區陸續進入供暖季,能源消費旺季啟動,監管再加碼,保供馬力全開。
10月以來能源增產增供成效初顯,原煤產量增速由降轉升,11月上旬煤炭日產量更是創歷史新高,煤價環比降幅最大超三成。
全國電力供需緊張形勢也有所緩解,呈現緊平衡態勢。業內人士判斷,隨著后續保供措施持續落地,煤炭供需偏緊局面將繼續改善,煤炭價格或將穩中有降。
監管再加碼 電力供需全國緊平衡
10月下旬以來,全國火電發電能力大幅提升,風光核等清潔能源也馬力全開增發穩供。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11月15日的發布會上介紹說,10月電力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7%,比上月加快1.8個百分點。
在此之下,電力供需緊張形勢有所緩解。《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南方電網公司獲悉,11月4日至今,其經營服務的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五省區未實施有序用電,電力供應總體平穩。
經營區域覆蓋我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電網公司也表示,截至11月6日,除個別省份、局部時段對高耗能、高污染企業采取有序用電措施外,全網有序用電規模接近清零。
在11月12日的電力行業今冬明春保供工作座談會暨中電聯2021年理事長會議上,中電聯理事長辛保安表示,電力保供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隨著冬季到來,用電高峰期、冬季供暖期、水電枯水期三期疊加,電力供需呈現“全國緊平衡、局部有缺口、燃料是關鍵、安全壓力大”的形勢和特點,“大戰”“大考”還在繼續。
產量創新高 煤價環比大降超三成
家里暖氣足不足、電力夠不夠用,燃料是關鍵。國家統計局15日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煤炭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比上月加快6.3個百分點。其中,原煤產量同比增長4%,增速由降轉升。
隨著煤炭增產增供措施不斷落地見效,煤礦優質產能進一步釋放,寒潮后全國煤炭產量迅速恢復并快速提升。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11月10日,煤炭調度日產量達到1205萬噸,創歷史新高,較上一個峰值增加12萬噸,為全國能源保供穩價工作奠定更牢固的基礎。
隨著全國煤炭產量和市場供應量持續增加,電廠供煤、存煤和港口煤炭場存水平進一步提升。11月10日,全國電廠供煤再次超過800萬噸,達到814.3萬噸;供煤大于耗煤超過200萬噸,達到204.3萬噸,電廠存煤達到1.23億噸,可用天數超過21天。11月11日,北方主要港口存煤2400萬噸,較月初增加超過400萬噸。
“煤超瘋”現象也得到遏制。“從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流通領域價格情況來看,煤炭價格環比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降。”付凌暉稱。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數據顯示,11月以來,動力煤市場價格繼續下跌,目前晉陜蒙地區5500大卡動力煤坑口價格已降至900元/噸以下。11月10日,動力煤期貨主力合約報收于884元/噸,10月20日以來累計下跌51.9%。
旺季已啟動 煤炭供給將繼續改善
目前能源保供取得階段性成效,但保供之弦不能放松。據預測,今年冬季北方等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甚至容易出現極端天氣,加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冬季高峰期取暖用電用氣需求將不斷攀升。
據了解,截至10月底,山西已組織專家完成39座核增產能煤礦的報告評審和現場核查,預計凈增產能4100萬噸/年,預計全年產量有望突破12億噸。吉林正在協調山西、陜西、內蒙古等地煤炭供應,同時加大進口煤的采購力度。
隨著近期氣溫明顯下降,我國北方地區正步入冬季用煤高峰期。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判斷,今冬明春期間,預計我國煤炭需求尤其是發電供熱用煤需求將比較旺盛,煤炭供應有望保持增長,判斷煤炭供需偏緊局面將繼續改善,發電供熱和民生用煤將得到有效保障,煤炭價格或將穩中有降。
圖文素材來源:經濟參考報、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