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至4日,2021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舉行。廣州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益波在“讀懂廣州”之樞紐經濟專題研討會上發言。
李益波在會上表示,廣州自古是我國南方重要的交通樞紐、貿易樞紐,是海上絲綢之路東方發祥地。廣州港作為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始終與廣州城市發展相生相伴,是我國唯一歷經兩千年長盛不衰的世界大港。
新中國成立以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港口取得突飛猛進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戰略性、先導性、基礎性作用,成為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樞紐。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港口加快世界一流港口建設,建成一批港口偉大工程,推動港口實現跨越式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廣州港現已建設發展成為沿海綜合性主樞紐港、集裝箱干線港,港口貨物和集裝量吞吐量分別位居世界第四、第五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港口始終保持總體平穩運行,在抗擊疫情、促進國際經貿發展、保障產業鏈物流鏈穩定暢通中發揮硬核力量、做出突出貢獻。
面對全球疫情風險尚未解除,世界經濟復蘇充滿挑戰的復雜形勢,李益波重點圍繞提升國際綜合交通樞紐能級,加快構建現代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深化區域合作,建設開放引領的世界一流港口群;堅持創新引領,打造綠色低碳、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現代化港口等三個方面,闡釋了打造綜合交通體系、港口國際樞紐對區域經濟產業發展和全球經貿復蘇的重要意義。
李益波指出,要加快完善港口綜合物流網絡,深化“內引外聯”、串珠成鏈、互聯互通,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格局,以“樞紐港口”建設支撐經濟產業發展;
要加快形成大物流格局,為打造國際物流節點城市提供新引擎,為優化營商環境、集聚生產要素、參與國際分工創造新機遇;
要深化與大灣區、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港口合作,促進區域港口業務對接、資源共享,共同構建布局合理、優勢互補、高效協同的世界一流港口群;
要進一步完善駁船支線網絡,優化運輸結構,加快形成內外銜接、干支聯動的港口協同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
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打造綠色低碳、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現代化港口,為國民經濟發展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提供安全保障,積極推動港航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建設“綠色港口”,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貢獻港口力量。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妍 通訊員:鄒井棋
圖/文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