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文/記者 黃琪 通訊員 陳奕珣 圖/陳立新)昨日,由東風公司、中國移動、中國遠洋海運三方聯合行業伙伴打造的“智慧港口2.0”在廈門遠海碼頭正式啟動商業化運營。三方通過視頻舉行發布會,表示各方將共同持續合作,促進智慧港口共建,推動技術創新,賦能行業發展。
通過現場發布的視頻可以看到,一輛輛搭載5G+無人集卡系統的卡車,在接收到調度指令后,利用激光雷達、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不需要司機駕駛,就可自主完成起步轉彎、加速減速、停車等操作。最后,按照指令實現厘米級精準定位后,在目標作業區域完成集裝箱的裝卸和運輸。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表示,5G智慧港口實現了項目發展從試驗到商用,技術方案從單車智能、磁釘定位到5G+北斗+無人駕駛深度融合,標準制定從企業標準到團體標準的三大升級,目前,5G+北斗港口專網已具備“交鑰匙”能力。“中國移動將和合作伙伴一道加快推進‘智慧港口2.0’在遠海碼頭的落地應用,擴大港口5G網絡覆蓋,發揮5G、人工智能、邊緣計算、高精度定位等能力,賦能港機遠控、智能理貨、無人運輸等場景應用,為建設安全、高效、綠色的智慧港口提供數智生產力。”
“智慧港口2.0”是在“5G智慧港口全場景應用”的基礎上持續創新開發,推動包括5G高中低頻立體組網、無人集卡開放場景混合運行、北斗高精定位與多傳感融合、基于5G的港機遠控改造等關鍵技術的系統性提升,制定了港口無人駕駛集裝箱車的標準,實現了智慧港口的商業化運營。
根據現場實際測試及方案比較,“智慧港口2.0”具有投資小、建設周期短、綠色低碳、適用性廣等特性,對傳統集裝箱碼頭智慧化升級具有示范性作用。
會上還發布了中國智能交通產業聯盟標準(C-ITS)《港口無人駕駛集裝箱車技術要求》。該標準由三大集團旗下中遠海運港口有限公司、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牽頭制定。這是全國首個港口無人駕駛集裝箱車的標準,為碼頭港區水平運輸無人化提供了建造標準及依據,有利于行業的合作開拓與持續創新。
圖/文來源廈門晚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