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上午,中遠海運港口廈門海滄供應鏈項目開工儀式在廈門海滄正式舉行。據悉,中遠海運港口廈門海滄供應鏈項目依托廈門遠海自動化碼頭及海鐵聯運,形成“自動化碼頭+自動化鐵路+自動化倉庫”集成融合的供應鏈基礎設施,可以更好的降低區域物流成本和運營成本,促進產業生態融合升級。
中遠海運港口廈門海滄供應鏈項目位于海滄港區13號泊位后方,占地面積約6.6萬平方米。項目分兩期開發,一期用地約2.38萬平方米,將建設2座高標準雙層坡道倉庫,可提供約2萬平方米倉儲面積,預計2023年第一季度竣工投入運營。
圖為中遠海運港口廈門海滄供應鏈項目效果圖。
中遠海運港口廈門海滄供應鏈項目立足海西,服務全球,憑借自身資源集成、智慧化運營以及綠色低碳方面的領先實踐,融合廈門自由貿易試驗區、港區基礎設施、產業配套等方面的優勢,協同中遠海運集團全球第一的船隊規模,高質量推進廈門國家級港口物流樞紐建設。項目建成后,將與生態合作伙伴、客戶一同提升運營效率和資產價值。
圖為中遠海運港口全球供應鏈基地布局圖。
目前,中遠海運港口依托投資的樞紐碼頭,全面搭建包括進港鐵路及物流設施的港口供應鏈新生態。在國內,以廣州南沙、廈門和武漢三個關鍵節點為中心,建立輻射粵港澳大灣區、東南沿海以及中部地區的供應鏈基地。在海外,中遠海運港口已初步形成海外五大供應鏈基地: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依托“中歐陸海快線”服務和配套區域性的碼頭拼箱中心,主要輻射地中海東岸、黑海、中歐區域;西班牙瓦倫西亞、畢爾巴鄂碼頭依托馬德里和薩拉戈薩2個輔助性鐵路場站,正在構建輻射地中海西岸、北非區域的供應鏈基地;比利時澤布呂赫通過碼頭與物流園區配套服務,輻射西北歐區域;以阿聯酋阿布扎比碼頭和場站為依托,構建輻射波斯灣、印巴、東非區域的供應鏈基地。此外,正在加快推進輻射南美西區域的秘魯錢凱基地的打造,積極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全域服務能力。(全媒記者 楊瑾)
圖/文來源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