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北部灣港地處華南、西南和東盟經濟圈結合部,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包括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是我國“一帶一路”海陸銜接的重要門戶港,是我國內陸腹地進入中南半島東盟國家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具有大型、深水、專業化碼頭群的規模優勢,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5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
北部灣港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擁有萬噸級以上泊位61個,各泊位合理布局、基礎設備設施齊全,且擁有內外貿航線40條,其中外貿航線25條,基本實現了東南亞地區主要港口全覆蓋;內貿航線15條,“穿梭巴士”3條,基本實現了全國沿海主要港口全覆蓋。2018年,公司完成貨物吞吐量1.83億噸,同比增長13.15%;其中完成集裝箱貨物吞吐量308.29萬TEU,同比增長27.76%。公司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逐年增加,集裝箱吞吐量增長趨勢較穩進,而貨物吞吐量增長趨勢則相對略有波動。
圖1 北部灣港股份有限公司貨物吞吐量及增長率
圖2 北部灣港股份有限公司集裝箱貨物吞吐量及增長率
1)北部灣港股份有限公司概況
2013年,公司實施重大資產重組,注入控股股東北部灣港務集團所屬40個碼頭泊位資產,實現欽州港、防城港和北海港三港整體上市,成為廣西市值領先的上市公司(證券代碼000582);2014年,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北部灣港股份有限公司。
據北部灣港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報顯示,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1537.41萬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6513.89萬元。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9.3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2.67%。
圖3 營業收入及增幅(2013-2018上半年)
圖4 凈利潤及增幅(2013-2018上半年)
北部灣港股份有限公司在2015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降至近6年最低,2015年后公司的凈利潤開始緩步增長,而公司的營業收入直至2017年才顯現出增長趨勢。2013-2017年,北部灣港股份有限公司的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均在2014年達到最高值,這是因為2014年公司所實現的營業收入中的兩大業務板塊,即港口裝卸業務板塊和貿易業務板塊分別同比增長3.8%和41%,港口貨物吞吐量增加,以及玉米、木片和金屬礦等商品貿易同比增長。
2)主營業務分析
2017年,公司的港口板塊業務收入32.68億元,比上年的29.88億元增長9.35%,主要是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加所帶來的收入增加。港口板塊業務收入占比最大的港口裝卸堆存業務,該業務在2015年達到收入最低,主要是受國內、國際經濟形勢低迷影響。公司為應對沿海港口貨源競爭激烈的局面,在港口貨物裝卸和堆存收費方面,給予客戶一定的優惠,導致該產品業務收入大幅度下降。而拖輪及港務管理業務收入穩步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港口貨物吞吐量的增加,公司貨物吞吐量的逐年穩步上升導致公司物流代理業務運營的減少,這是物流代理業務收入降低的主要原因。
圖5 港口裝卸堆存業務營業收入及增幅(2013-2017)
圖6 拖輪及港務管理業務營業收入及增幅(2013-2017)
圖7 物流代理業務營業收入及增幅(2013-2017)
2013-2014年間,公司除在基礎設施投入相關資金外,還投入5.15億元購買機器設備,購置6臺門機、2臺岸橋、2臺套散貨裝船機、5臺套斗輪堆取料機和一批叉車、港口低速牽引車、吸塵車、洗掃車等設備,污水處理及噴淋系統、變電站自動監控系統、散貨輸送系統等作業配套系統。在工藝革新方面,北海港自主研發改造大柜拆箱平臺,大幅提高了拆箱速度,比原拆箱工藝快十倍。對防城港20、21、22泊位的煤中轉改造工程,配置先進的皮帶輸送系統,采用變頻調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及污水處理技術,實現碼頭裝卸船及裝火車功能,并實現對系統輸送速度按輸送流動自動控制;并建立完善防城港散雜貨碼頭作業系統,提升信息化水平。此外,公司高度重視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方面工作,投入450萬元配置相應的防治污染設備,積極解決防城港區煤炭粉塵污染問題,通過實施煤碼頭裝卸線改造項目,將產生粉塵較大的散貨堆場遠離居民生活區;通過提高港口綠化面積、安裝噴霧機及其它噴淋裝置,對港區道路實行24小時全天候保潔作業等舉措大幅減少粉塵產生。
2015年,公司以打造“中國-東盟區域性國際航運樞紐和港口物流中心”為戰略目標,積極推進相關重點項目,并榮獲中國上市公司綜合百強獎。此外,公司加快信息化建設,建設北部灣港生產作業系統,包括統一調度平臺系統、集裝箱碼頭作業系統和散雜貨碼頭作業系統;建設北部灣港調度中心與三港作業現場的視頻監控平臺,實現調度中心對碼頭現場作業情況的實時監控,實現北部灣港各港區及總部間數字電路內網互聯。
2016年,公司為提高防城港11#-13#泊位碼頭利用率,加快“散改集”步伐,為泊位后方的糧油加工倉儲企業提供高效、節能、環保、貨損低的糧食輸送專業化服務,開展防城港11#-13#泊位糧食輸送改造工程,對泊位進行專業化改造,逐步實現礦粉等裝箱作業。同時,為進一步推進防城港港口堆場專業化發展,解決專業化堆場能力不足的狀況以及改善港口作業環境,防城公司還進行煤中轉改造工程項目(二期)。
2017年,中國管理建造的第三艘LNG船舶“中能北海”安全靠泊中石化北海LNG接收站碼頭,為保障西南地區的清潔能源供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北海”的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錦上添花,開啟向世界宣傳“北海”的流動舞臺,為廣西及粵西提供大量的LNG能源。此外,公司完成的“西部港口物流樞紐節能減排技術研究及示范應用”成果榮獲2016年度中國港口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該工程實施后,欽州港大欖坪1#、2#集裝箱泊位實現港口節能13.3%,減排26.5%;防城港20萬噸礦石碼頭實現港口節能10.5%,減排47%。通過進行帶式輸送機系統減電機運行節能改造,防城港19#泊位實現節能20%。通過應用全變頻恒力轉矩調速運行節能技術,防城港20#~22#泊位實現節能15%。通過轉運站干霧抑塵技術的應用,防城港20#泊位實現節水94.8%,年粉塵減排量1.056噸,節約煤炭價值約1.02萬元。這項研究成果對于促進西部港口物流樞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我國港口業整體節能減排技術水平,加快西部港口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綜合物流樞紐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2018年,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投資建設的自治區重點項目“北海鐵山港1#-4#泊位鐵路專用線工程”的順利開展,將打通北海港海鐵聯運的“最后一公里”,可通過鐵路實現西江內河港口與北部灣港鐵山港區的聯通,使北部灣經濟區和西江經濟帶有機銜接起來;同時,將進一步完善鐵山港功能,臨港工業及西南、桂東、粵西地區的原材料及制成品可經由玉鐵、南防、欽北等鐵路,通過鐵山港支線直接通往廠區和港口,減少中轉環節,降低運輸成本。此外,公司與新加坡PSA深化港口信息網絡合作,成立北部灣港網絡有限公司,致力于深化港口信息網絡合作。該港口網絡平臺建設將滿足廣西北部灣港近年來高速增長的業務需要,解決承運人、托運人、代理人和終端間的數據高效、準確交換的需求,全面提升北部灣港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同時實現北部灣港與新加坡國際中轉港的數據對接,共同參與加快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信息化建設。
中國港口網www.99mizi.com
特約上海海事大學金燕、周鑫、沙梅獨家提供
參考文獻:
1、北部灣港口股份有限公司年度報告(2013-2018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