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家“互聯網+”戰略逐步推進,中央企業紛紛發力電子商務,圍繞主營業務,發揮產業優勢,打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和一定規模的央企電商平臺。在“央企電商聯盟”成立一周年之際,中國網記者拜訪了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外運),并就其在電子商務上的創新成果進行了采訪。
中外運成立于2002年11月20日,2018年成為招商局集團的二級子公司和物流業務的統一運營平臺,目標是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物流平臺企業。公司服務網絡覆蓋全國,遍及全球主要經濟帶,是中國最大的綜合物流服務商。在互聯網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外運開始著力打造智能化的電子商務平臺“運易通”,以實現產業的升級和轉型。
據了解,運易通電商平臺是中外運聚焦集裝箱物流服務領域,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2O服務模式。通過線下物流服務網絡與線上平臺融合,平臺研發出了集海運、陸運、艙位交換站三大模塊于一體的物流商城,包括海運(內貿訂艙、外貿訂艙)、陸運(干線、零擔)、艙位交換 (駁船艙位互換、大船艙位互換)幾大部分,并通過系統數據整合,APP數據端對接,使客戶可通過消息服務定制,實現全程可視化跟蹤,足不出戶即可實現信息盡在掌握。同時,還為用戶提供運價查詢、航線比價、在線訂艙、費用支付、賬單管理、產品發布等一系列物流在線服務。
中外運電子商務事業部副總經理林峰告訴記者,產業互聯網發展過程中面對的三大痛點是如何通過數字化進一步提升質量、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中外運的電子商務平臺運易通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引入最專業、客戶體驗最好的供應商,從而提供優質的服務;通過在線上化的過程中對流程標準化和優化,做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他表示,中外運基于對行業深刻的理解,對客戶需求的長期摸索和對商業本質的探索,在向產業互聯網邁進中能夠發揮出更大的優勢。“同時,我們還積極向消費互聯網行業的領軍者學習,學習他們對科技的運用和對新商業模式的開發,并結合我們過去的經驗和對行業的沉淀,試圖在產業互聯網發展中有所作為。”
據介紹,運易通電商平臺經過三年的建設,已經成為國內集裝箱在線服務領域規模最大的平臺,2016年完成網上訂艙量26萬TEUs,2017年完成網上訂艙量89萬TEUs,同比增長242%;2018年1-8月完成網上訂艙量超過110萬TEUs,同比增長超過150%。平臺活躍的企業級客戶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00%。日瀏覽量超過35000,居同類平臺前列。
近期,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跨境電商產業園發展模式與產業整體規劃研究報告》中指出,預計到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達12萬億元,占中國進出口總額的約37.6%。
中外運電子商務事業部負責人劉珀均表示,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中外運應該抓住機遇,在享受國家政策支持的同時,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核心節點如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波蘭、德國、奧地利等國進行投資和布局,把國際物流供應鏈做好,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打好根基。他表示,利用高科技手段,中外運現在已經實現實時跟蹤和監控貨物的位置和狀態,在國內首家實現了集裝箱貨物的全鏈條跟蹤和軌跡溯源的全程全透明動態可視化模式。這使得行業內可視化的應用成本降低80%以上,同時也在為決策層提供素材方面發揮自己的作用。代選擇,其可以連接歐洲和中國,并將貨運時間縮短至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