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華北是我國重要的重化工業基地,與長三角、珠三角相比,環渤海區域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然而由于第一產業及第二產業中采掘業、冶金和石油化工等重化工業所占比重較高,給港口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潛力。
環渤海港口群由遼寧、津冀和山東沿海港口群組成,服務于我國北方沿海和內陸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
環渤海港口群的億噸級大港有大連港、天津港、青島港、秦皇島港、日照港,占全國沿海億噸大港的一半。
1、環渤海港口群概況
□ 遼寧沿海港口群以大連港和營口港為主,丹東、錦州、葫蘆島、盤錦等港口為輔,主要服務于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部地區。
遼寧省各港口貨主碼頭較少,公共碼頭控制力強,各大港口集團占據了港口吞吐量的主要份額。
因腹地東北三省為老工業基地、內蒙古為資源大省,故遼寧省沿海港口吞吐貨種中以石油為主的液體散貨和以煤炭、鐵礦石、糧食為主的干散貨比例較高。
各港口對應的腹地中,大連港直接腹地經濟實力最強,占據了外貿集裝箱腹地主要份額。營口港對應的混合腹地范圍最大、經濟實力最強,在腹地經濟下滑時抵御風險能力明顯高于周邊小港。
□ 津冀沿海港口群以天津港和秦皇島港為主。津冀港口群區位相近,腹地交叉,岸線資源緊密相連,具有實現港口群一體化發展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受制于既有行政分割體制限制,兩地港口群協同發展進程緩慢。 □ 山東沿海港口群以青島、煙臺、日照港為主,主要服務于山東半島及其西向延伸的部分地區。 目前,山東省正謀劃推進青島港、渤海灣港、煙臺港、日照港四大集團建設,適時組建山東港口投資控股集團公司,形成以青島港為龍頭的現代化沿海港口群。 重點加快青島港董家口港區、日照港嵐山港區、煙臺港西港區等港區集疏運體系建設,統籌有序發展渤海灣港口和威海港,實施青島港前灣港區全自動集裝箱碼頭、日照港嵐山港區大型散貨碼頭等項目。
圖1 我國五大港口群分布
1)碼頭泊位
根據《中國港口年鑒2018》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環渤海主要港口泊位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環渤海主要港口泊位通過能力和生產性泊位數量
數據來源:《中國港口年鑒2018》
2)貨物吞吐量
根據交通運輸部的統計數據,截至2018年11月,遼寧省沿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96706萬噸,為去年同期的97.6%;山東省沿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36368萬噸,為去年同期的107.6%;河北省沿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05024萬噸,為去年同期的105%。
圖2 環渤海主要港口2018年(1-11)月貨物吞吐量
數據來源:交通運輸部
圖3 環渤海主要港口2018年(1-11)月集裝箱吞吐量
數據來源:交通運輸部
2、上市港口企業
目前,環渤海港口群中上市的港口有日照港、錦州港、營口港、天津港、唐山港、秦皇島港和大連港共7個。2018年前三季度年各上市港口企業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如下圖所示。
圖4 2018年前三季度環渤海港口群上市港口企業營業收入
2018年前三季度,環渤海港口群上市的港口企業中營業收入排名位居三甲的分別是天津港、秦港股份和大連港。
從同比增長來看,增幅位居三甲的是秦港股份、錦州港和營口港,天津港、大連港和唐山港的營業收入負增長。
圖5 2018年前三季度環渤海港口群上市港口企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2018年前三季度,環渤海港口群上市港口企業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排名位居三甲的分別是唐山港、秦港股份和天津港。
從同比增長來看,增幅位居三甲的是日照港、營口港和錦州港,天津港的凈利潤呈負增長。
1)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圖6 天津港
2018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吞吐量總計2.0632億噸,較上年同期增長20.81%。其中:散雜貨吞吐量1.2265億噸,比上年同期下降8.91%;集裝箱吞吐量779萬TEU,較上年同期增長114.42%。 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9.30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2.88億元,下降17.84%。主要原因是公司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6.51億元,裝卸收入減少3.64億元。 公司營業總成本為54.8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9.51億元,下降14.77%。主要原因是伴隨著銷售收入的減少,銷售成本下降;同時公司加強成本管控力度,裝卸、物流等成本項目及管理費用下降。 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利潤8.9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0.44億元,下降4.68%,主要原因是公司上半年煤炭及制品、鐵礦石、鋼材等主干貨類裝卸業務量減少,裝卸業務利潤總額下降。 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4.47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億元,下降18.34%。公司資產負債率42.34%,流動比率1.05。
2) 大連港股份有限公司
圖7 大連港
2018年上半年,從吞吐量來看,油品碼頭完成油化品吞吐量1804.3萬噸,同比減少26.05%,其中外進原油1085.7萬噸,同比減少31.15%。
在大連口岸,完成集裝箱量476.6萬TEU,同比增加0.62%。汽車碼頭實現汽車吞吐量358405輛,同比增長15.39%。散雜貨碼頭完成吞吐量3007.1萬噸,同比增加15.04%。散糧碼頭完成吞吐量295.6萬噸,同比減少9.52%。客運滾裝碼頭完成客運吞吐量173.4萬人次,同比增加5.54%;完成滾裝吞吐量65.0萬輛,同比減少0.46%。
2018年上半年,集團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1.76億元,同比下降26.1%。營業毛利同比大幅增加,主要是集裝箱碼頭整合、散雜貨業務量的攀升帶動了營業毛利增加,而油品、散糧業務因業務量下降的影響一定程度上削減了毛利的增幅。
同時,資本市場匯率波動增加了集團的匯兌收益。而政策原因減少了政府補助、調資增加了人工成本。
3) 唐山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圖9 秦皇島港
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貨物總吞吐量1.91億噸,同比增長為1.37%,完成干散貨總吞吐量1.77億噸,同比增長0.47%。其中煤炭吞吐量1.22億噸,同比增幅為5.79%。金屬礦石吞吐量54.35百萬噸,同比降幅為9.75%。
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腹地內鋼鐵企業受到環保政策影響進行停產限產,以及秦皇島港腹地鋼廠停產搬遷導致鐵礦石需求量減少。
完成油品及液體化工總吞吐量1.22百萬噸,同比降幅為22.78%,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港口腹地相關企業停產檢修,對原油進口量造成較大影響。
完成集裝箱66.38萬TEU,同比增幅為15.32%,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公司與船公司和鐵路合作開發遠端貨源,進一步開發了塊煤等鐵路班列,積極拓展國際海鐵聯運項目,新增內、外貿航線,促使集裝箱吞吐量持續增長。
2018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為人民幣35.12億元,同比增長3.50%,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恢復煤炭作業費率;二是子公司滄州礦石港務和曹妃甸煤炭港務吞吐量增加使收入同比增加;三是子公司滄州渤海受汽運煤停運及去年同期出售集裝箱業務影響使收入同比減少。
5) 日照港股份有限公司
圖10 日照港
2018年上半年,公司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22億噸,同比增長6.62%。其中,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1億噸,同比增長5.93%;完成內貿貨物吞吐量0.22億噸,同比增長9.92%。
主力貨種中,金屬礦石得益于山鋼日照精品鋼基地一期工程第一步項目投產及腹地內需求增加,實現了穩步增長,上半年吞吐量7608萬噸,同比增速達到9.14%;煤炭及制品受瓦日鐵路煤炭運輸逐步上量的影響,吞吐量實現2059萬噸,同比增長22.92%。
上半年,木材、水泥貨種受下游需求增長帶動,吞吐量增幅分別達到12.66%和31.78%。與此同時,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公司糧食、鋼鐵等貨種吞吐量出現一定下滑,同比分別下降16.17%和27.82%。
雖然變動比例略大,但實際吞吐量基數較小,對公司整體影響不大。
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5.63億元,同比增9.78%;發生營業成本18.17億元,同比增長2.20%;實現利潤總額5.26億元,同比增長49.20%;實現凈利潤4.06億元,同比增長52.5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3.55億元,同比增長56.28%;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11元;實現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3.28%,同比增長1.1個百分點。公司總資產216.97億元,凈資產125.38億元;資產負債率42.21%,較年初上漲1.04個百分點。
6) 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
圖11 錦州港
2018年上半年,錦州港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較去年有所回落,與去年同期相比小幅增長3.79%,增速略高于港口行業的平均水平。
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增幅為29.6%。錦州港口岸集裝箱吞吐量自年初累計完成77.3萬TEU,同比增長33.21%,港口的生產經營形勢正逐步回暖、趨穩。
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7.45億元,同比增長31.6%;實現營業成本24.28億元,同比增長35.7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118.39萬元,同比增長8.05%。公司總資產170.41億元,較期初增長9.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60.74億元,較期初增長0.88%。
7) 營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圖12 營口港
2018年上半年,公司共完成貨物吞吐量1.62億噸,同比增長19.92%;其中集裝箱量完成291萬TEU,同比增長1.04%。
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60億元,同比增加19.4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2億元,同比增加38.07%。
公司總資產為158.9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111.57億元。公司資產負債率為26.54%,具有良好的償債能力,流貸償還、債券付息等均準時兌付。
環渤海港口群不僅受益于“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交叉影響,京津冀一體化戰略、天津自貿區、中韓自貿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建設都將給環渤海港口經濟發展賦予更大的動力。
本文由港口網www.99mizi.com特約
上海海事大學 周鑫、單丹蕾、沙梅獨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