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下午,靠泊在連云港新東方國際貨柜碼頭29泊位的“集海鐘山”輪正在緊張地裝載作業,它在當日完成卸載作業后,將重新帶貨返回上海港,這也意味著上港國際、連云港港合作力推的“連申快航”首艘集裝箱增班船正式投入運行,標志著雙方戰略合作進入了實際運行階段。
2021年12月30日,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連云港港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南京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新年以來,雙方依托各自資源優勢、區位特點,不斷深化港航物流、智慧港口等方面合作,其中一項重要合作就是實現兩港“支線航班加密”目標。
為加速這一目標落地,在集團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國際貨柜碼頭主動對接上海方面,以及達飛、地中海航運、長榮等多家船公司中國區總部,通過增加中轉路徑、支線密度、放大艙位和提高港口服務效率等方式,以打造“連申快線”為載體,積極推動連云港、上海兩港早日實現“天天班”。隨著“連申快航”首艘集裝箱增班船的投入運行,“連云港-上海”中轉支線密度將由目前每周2班增加至每周3-4班。
“目前,投放這條支線的集裝箱船已達3艘,后續我們還將繼續與各方保持溝通對接,加大宣傳和市場開發力度,支持上海海華增加航線運力投入,計劃3月底往返兩港的船舶將達到5艘,屆時每周可運行5班以上,基本實現天天班目標。”連云港新東方國際貨柜碼頭公司相關領導表示,依托“連申快航”項目,將進一步實現連云港港與上海港的無縫銜接,拓展連云港港口輻射范圍,帶動更多的箱源聚集,為客戶提供更加便捷的運輸通道,且在助推連云港港打造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長三角港口群北翼強港上邁出關鍵一步。
據悉,“集海鐘山”輪隸屬于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錦江航運子公司上海海華輪船有限公司。此次首航之旅在連云港主要卸載鋅精礦、木漿、無紡布、脂肪醇、凍牛肉等進口中轉上海貨物,并裝載家電(冰箱)、紡織機等出口貨物。
隨著兩港航班的不斷增密,將充分發揮上海港作為長江龍頭及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鏈接、連云港作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橋頭堡的關鍵作用,將沿江、沿海、沿陸橋的“π”式經濟帶充分有機的貫通串接起來,對提升滬連同港化效應、促推形成東西雙軸聯動、沿海南北聯通的港航物流新格局,更好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等國家戰略,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圖文來源連云港港微平臺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