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洋情報公司Sea-Intelligence提供的最新數據,全球集裝箱航線的船期可靠性跌至歷史新低。盡管亞洲和北美之間主要航線的平均延誤略有改善,運力大幅增加,但主要航線的船期可靠性下降趨勢仍在繼續。
“2022年1月的船期可靠性再次下降。”Sea-Intelligence首席執行官Alan Murphy表示。他指出,從2021年12月到2022年1月,船期可靠性環比下降了0.9個百分點,至30.9%,這是自2011年Sea-Intelligence開始記錄全球船期可靠性以來的最低水平。根據Sea-Intelligence的報告,與往年同期相比,船期可靠性下降了3.8個百分點。
來源:Sea-Intelligence
Sea-Intelligence分析了60多家主要船公司在34條不同貿易航線上的表現。
Alan Murphy表示,盡管自2021年1月以來的船期可靠性低,但波動不大,全球得分大多在30%-40%之間。晚到船舶的平均延誤時間略有下降,從12月的7.68天下降到2022年1月的7.38天。
根據最新一期的Sea-Intelligence全球班輪性能(GLP)報告,在前14家船公司中,馬士基在2022年1月再次成為船期可靠性最高的船公司,其船期可靠性為46.9%,其次是漢堡南美,船期可靠性為42.8%。
來源:Sea-Intelligence
MSC和HMM的船期可靠性在30%-40%之間,赫伯羅特、以星、達飛、ONE、PIL、陽明等6家船公司的船期可靠性在20%-30%之間。中遠海運、萬海、東方海外和陽明等4家船公司的船期可靠性低于20%,其中長榮船期可靠性最低,僅為15%。
由于船公司在亞洲和北美之間的主要航線上不斷增加運力,該航線的船期可靠性較低。Sea-Intelligence分析顯示,春節假期后主要貿易航線的運力與往年相比出現強勁增長。
按全年計算,Sea-Intelligence預測,在春節后的12周內,2022年的運力將比2019年增長20%,而亞洲-美東的運力將增長40%。他們還預測,這種強勁的運力增長將增加美東港口也開始感受到額外貨運壓力的可能性。
圖文來源搜航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