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列裝載30TEU鐵路集裝箱,主要貨物為徐州本地企業生產的工業輪胎、玻璃器皿的海鐵聯運班列從徐州淮海國際陸港銅山貨場發往連云港,標志著徐州至連云港海鐵聯運“鐵路箱下水”新模式成功運行。
該鐵路集裝箱將在連云港港口直接裝船發往印尼雅加達和泗水。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是首次使用鐵路箱全程運輸,是當前嚴峻的疫情形勢下,徐州暢通外貿企業出口通道,提升貨運時效,打造鐵路箱外貿貨物“一箱到底”新模式的一次成功探索。
“徐州—連云港”海鐵聯運傳統模式下,外貿貨物出口需要從連云港港口調運船公司空箱發至銅山站,再到貨源地裝貨,從徐州淮海國際陸港銅山貨場通過鐵路運輸至連云港港口,海運發往海外目的地港。
為克服當前疫情影響,解決客戶船期短的困難,提高運輸時效,徐州淮海國際陸港運營公司控股子公司陸港世聯達公司與連云港港口集團、上海新海豐連云港分公司、上海鐵路局、徐州鐵路貨運中心、徐州海關等深度合作,采用鐵路箱下水運輸的新模式,實現客戶在徐州本地直接使用鐵路集裝箱裝貨,運至連云港港口后裝船出海,省去了以往從港口發空箱到貨源地裝貨的環節,大大縮短了運輸時間,提高了海鐵聯運平臺保障能力,徐州出海貨物開上了快速通道。
“鐵路箱下水”全程運輸模式是疫情形勢下保通道、促出口,推動徐州淮海國際陸港、連云港海港聯動的創新舉措,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徐州淮海國際陸港集運優勢,搭建起淮海經濟區東向出海大通道。(全媒記者 魏鋆依 顧曉平 通訊員 郝衛 唐益志)
圖/文來源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