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發布《2021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2021年,我國海洋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首次突破9萬億元,達90385億元,比上年增長8.3%,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0%,占沿海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5.0%,比上年增長0.1個百分點。
海洋交通運輸業實現較快增長
據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曉健介紹,2021年全球經濟回暖,國際貨物貿易需求增長,港航市場持續向好,海運價格暴漲,2021年我國沿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為99.7億噸、2.5億標準箱,居世界第一;海洋交通運輸業新登記企業數同比增長47.5%。我國海洋交通運輸業實現較快增長,全年實現增加值7466億元,比上年增長10.3%。
海洋船舶工業向綠色化、高端化轉型發展加速
崔曉健在解讀《2021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時提到,隨著世界航運市場逐步回暖,全球新船需求顯著回升,2021年我國新承接海船訂單、海船完工量和手持海船訂單分別為 2402、1204和 3610萬修正總噸,分別比上年增長147.9%、11.3%和 44.3%,占國際市場份額保持領先,船舶綠色化、高端化轉型發展加速。海洋船舶工業全年實現增加值 1264 億元,比上年增長 7.7%。
海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速,現代化海洋牧場綜合試點有序推進,截至2021年底,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36個;海洋船舶建造綠色低碳化發展,綠色動力船舶訂單占全年新接訂單的占比達到24.4%,特種船舶21萬噸LNG動力散貨船、7000車雙燃料汽車運輸船、甲醇動力雙燃料MR型油船等也實現了批量訂單承接。
海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持續發力
據介紹,我國沿海港口建設智慧化推進,已在廈門港、青島港、上海港、深圳港、日照港、天津港等8個港口建設了33個自動化碼頭。去年,我國海洋工程建筑業全年實現增加值 1432 億元,比上年增長 2.6%。
2021年我國海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2.4%
海洋對外貿易持續增長。2021年我國海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2.4%,其中船舶出口金額247.1億美元,同比增長13.7%;海上風電整機也實現了首次出口。沿海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41.9億噸,同比增長4.6%。
“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路徑更明晰
崔曉健還提到,涉海政策密集出臺,“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路徑更加明晰。他表示2021年進入“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印發《“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明確走依海富國、以海強國、人海和諧、合作共贏的發展道路,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中國特色海洋強國。
11個沿海省(市、自治區)和部分沿海城市先后印發了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相關規劃。為促進涉海相關行業發展,相繼出臺了《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十四五”全國漁業發展規劃》等。
“2022年,雖然疫情影響、國際地緣政治緊張等不確定性因素仍在持續,但海洋經濟持續恢復和向好發展的態勢沒有改變,支撐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產要素條件沒有改變。”崔曉健表示,未來,自然資源部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優化海洋經濟結構,著力保持海洋經濟主要指標在合理區間運行,持續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媒記者 楊瑾)
圖/文來源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