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港集團積極按照國家運輸結構調整發展要求,結合“國際班輪航線”+“穿巴支線”+“內陸港辦事處”網絡布局,依托黃埔港鐵路(黃埔站)、新港鐵路(下元站)、南沙港鐵路,構建“廣州港—內陸地區”多式聯運平臺,開行多條特色海鐵聯運班列,助力港口物資集疏運,全力打造國際海鐵聯運樞紐。今年1-5月,發運7列中歐中亞班列,海鐵聯運箱量同比增幅49.9%。
▲5月30日,南沙港區中歐班列首發
布局樞紐網絡
廣州港依托內陸無水港資源和南沙港鐵路樞紐優勢,建立“廣州港—江西贛州”“廣州港—湖南郴州/株洲”等32條海鐵聯運班列,打通廣州至內陸地區糧食、木材、汽配等綠色物流通道,降低企業綜合物流成本。5月,完成商品車海鐵聯運運輸量同比增長201.6%;南沙港鐵路海鐵聯運箱量單月突破1萬標準箱。
加快平臺建設
通過成立廣州港鐵國際物流平臺、“渝穗”“湘粵非”海鐵聯運合作平臺,加速與云貴川渝、江西、湖南等省份互聯互通,打通“鐵路+海運+國際段內陸物流”的多式聯運路徑,把廣州港“出海口”延伸到內陸企業的“家門口”,為湖南乃至中西部地區進出口企業提供全鏈條綜合物流解決方案,推動廣州與內陸城市協同聯動發展。5月18日,順利開通首趟“海南自貿港—南沙港—西南地區”糧油海鐵聯運專列;依托糧通、新沙、新港作業點以及散改集班列,5月完成“散改集”業務量同比增長103.1%。
創新聯運方式
廣州港以南沙港鐵路、南沙國際物流中心等物流基礎設施為依托,實施“國際班列+港口+園區+產業”運營新模式,在黃埔港區常態化運營中歐/中亞往返班列基礎上,5月30日,南沙港區開通首列中歐班列,路線通達波蘭、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德國等地,實現海上絲路與陸上絲路的無縫銜接,推動完善全球產業物流鏈和“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據統計,5月發運中歐班列3列,海鐵聯運箱量同比增長106.3%;1-5月累計發運7列中歐中亞班列,海鐵聯運箱量同比增幅49.9%。
文/圖 鄒井棋、蔡繼波、朱俊坤、李煜民
編輯 谷谷
圖文來源廣州港集團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