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成立5年來,江蘇省港口集團堅決落實新發展理念,牢固確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鮮明導向,堅定不移以信息化倒逼流程再造、組織重構和改革重塑,以新技術、新工藝、新能源推進平安綠色港口發展,走出了一條以信息化為主攻路徑、與一體化改革深度融合的自主創新之路。在生產經營、安全環保、企業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近期,集團發布2021年度集團優秀科技成果獎,今天,我們將探尋“件雜貨智能理貨系統”如何打造智能理貨高地,賦能數智港口升級。
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已成為港口發展的重要趨勢和核心驅動力。近年來,蘇州港張家港中理圍繞不同貨種智能化理貨深入探索攻堅,應用于原木的件雜貨智能理貨系統率先在張家港港投入使用,讓理貨服務真正從傳統的碼頭現場風吹日曬走進辦公室智能化時代。
件雜貨智能理貨系統通過集成“視頻流+多點識別”等信息技術,對傳統木材理貨模式進行智能化改造,實現了視頻流自動抓拍識別、算法深度自主學習和多視頻流技術校驗,并率先在散雜貨港口突破了原木形狀不規則、長度和直徑不統一、單車積載相互遮擋、單攝像頭無法完整采集整車圖像等木材理貨關鍵難題。
據統計,張家港口岸每年闊葉林木材接卸量200多艘次、400多萬方、130多萬根。因木材規格不一、客戶需求多樣,傳統人工木材理貨容易發生差錯、漏檢等問題,給精準理貨造成困難。通過采用“現場視頻采集+AI智能解析+平臺化處理”的方式,理貨實現了100%的高精準度。
件雜貨智能理貨系統的全面上線,結束了張家港港理貨業務“一張紙、一支筆”的歷史,同樣的流程,由過去“四人一艘船”轉變為“一人兩艘船”,理貨效率顯著提升。
傳統的人工理貨模式,理貨員要進入碼頭現場配合碼頭24小時生產作業,風吹日曬,且“人、機、物混合作業”確實存在一定安全隱患。理貨遠程化后,理貨員只需在辦公室內通過視頻監控和智能識別等信息化手段即可實現遠程理貨,真正是“室外”到“室內”、“藍領”到“白領”,工作環境、本質安全得以全面提升。
在精準、快捷、友好的基礎上,該系統可實時傳輸、檢索提取圖片、視頻等數據,所有理貨視頻、圖片可分別留存3個月、2年,能為客戶、碼頭、監管等多方提供全流程可追溯查詢服務,理貨服務“含金量”進一步提升,客戶服務更加精細。
唯創新者強,唯改革者勝!件雜貨智能理貨系統的成功上線,是散雜貨裝卸服務和理貨服務模式的重大革新。未來,張家港中理將繼續探索智能理貨向更多貨種延伸,不斷提升理貨服務水平,賦能港口理貨轉型升級。
圖/文來源江蘇省港口集團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