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7月20日訊 (記者 郝亞松) 7月20日,濟寧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濟寧市“港航物流”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1場,介紹濟寧市依托黃金水道獨特優勢、打造北方內河航運中心有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中獲悉,2021年,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4600萬噸,同比增長10%,穩居全省內河首位,并成功超越威海、濰坊、濱州等沿海城市大港,躍居全省港口第5位。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積累,濟寧市港航物流發展到了乘勢而上、跨躍升級的關鍵階段。為進一步推動現代港航增量提質、加快發展,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了“堅定不移實施現代港航物流突破戰略”,并調整成立市現代港航物流發展指揮部,舉全市之力發展現代港航物流,推動內河航運打破梗阻、擴能升級、全面復興,建設山東對內陸和國際開放橋頭堡,爭創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
2020年,著眼將港航產業資源轉變為發展優勢,出臺了《濟寧港總體規劃(2035年)》,劃定了全市港口岸線,將濟寧港劃分為8個港區,確定了各集疏運通道,為濟寧港發展與建設、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港口岸線資源提供了指導和依據。在此基礎上,市級層面又相繼印發了《濟寧市現代物流產業發展“三年(2021-2023)行動計劃”》《濟寧市綠色港口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等一系列文件,加快推動了全市港航物流蓄勢升級。同時,為加速以港聚產、港產融合,聘請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正在編制《濟寧港產融合發展規劃(2021-2035)》,旨在推動港口與腹地產業板塊高效協同、深度融合,帶動產業聚集、承接產業轉移、落地重大項目,切實抓好港產融合發展空間的科學合理管控。
濟寧港航發展集團2020年5月掛牌成立以來,通過資產并購、吸收整合、股權合作、升級改造等方式,對港航工程處進行轉企接收,順利完成森達美躍進港、龍拱港、太平港3個港口的整合。同時,全力推動港口擴能,突出梁山港、主城港、微山港三個億噸級港口群打造,今年1—6月,全市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831.6萬噸,同比增長30.2%;集裝箱吞吐量2.3萬標箱,同比增長168.9%,順利實現“時間過半、任務超半”目標,全市港口吞吐量超越江蘇省的徐州、常州,持續保持領先位置,逐漸在全國內河港口物流發展中嶄露頭角。其中,梁山港上乘瓦日鐵路,下依京杭運河,占據了西煤東運咽喉要地,吸納晉陜蒙優質煤炭資源,沿運河下聯華東、華中,直入長江腹地,輻射江浙滬、鄂渝湘,成為連接西部煤源產地和長三角經濟區的重要港口物流樞紐。目前,8個2000噸級泊位、10萬標箱集裝箱碼頭、中國最大跨度的鋼結構儲煤棚均已投產運營,順利迎接了國家第四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現場驗收。今年上半年,梁山港完成集疏港貨物909.74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188萬噸,3月份、6月份煤炭到發量均雙超90萬噸。另外,龍拱港以建成江北內河最大的智能化集裝箱示范港為目標,將“海港理念”引入到內河港口,打造集裝箱專業化、高度自動化港口,開啟了江北內河綠色化、智能化集裝箱運輸的新模式。目前,龍拱港6#-8#集裝箱泊位正在加快建設,7月底即可實現投產,可達到年30萬標箱吞吐能力,將有力推進大宗貨物“公轉水”“散改集”,每噸貨物運輸成本能比公鐵運輸降低30%以上。
按照市委市政府發展億噸物流運輸的目標,加快推動京杭運河濟寧段升級改造、濟寧至東平湖段“三改二”等工程,著力建設“一干雙線十二支”高等級航道網。目前,湖西航道(下級湖段)建成全省第一條二級標準航道,京杭運河濟寧以南段主航道達到二級通航標準,京杭運河濟寧至臺兒莊航道“三改二”、湖西航道主體及配套工程交工驗收,梁濟運河提前2個月完成升級改造,2000噸級船舶可從梁山港直達長江,通過連通京杭運河、瓦日鐵路、新菏兗日鐵路和長江,構建起上承“晉陜蒙”能源基地、下達“蘇浙滬”和長江經濟帶的“豐”字型物流大通道,實現東西互濟、南北通達。同時,大力提高船舶運載能力,濟寧港航發展集團與中交潤楊等企業成立混合所有制物流公司,聚合全市船舶4200多艘,組建全省首支LNG新能源動力船隊,開通省內外船舶航線60余條,船舶運力達到300萬載重噸。
鼓勵支持濟寧港航發展集團實施“鐘擺式”運輸,目前已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設立5個上下游辦事處,強化了與上海泛亞、中谷、安通等大型企業合作,深化了與湖北、江蘇港口集團和廈門象嶼等貨運市場聯系。今年以來,新開發上下游客戶40余家,物貿網絡輻射全國19個省份,成功開通8條集裝箱航線,濟寧能源外貿集裝箱航線(濟寧到越南胡志明市)成功首航,現代港航物流的快速發展有力助推了濟寧服務和融入雙循環發展格局。同時,立足“水運運能大,運費僅有鐵路的三分之一、公路的七分之一”成本優勢,聚焦服務“制造強市”建設,對華勤、太陽、東宏等高成長企業密集開展“敲門行動”“串鏈行動”,“一企一策”制定運輸方案,全力為實體經濟降本增效。比如,太陽紙業從梁山港采購煤炭,運到鄒城,汽運費每噸51元,從梁山港到鄒城太平港改用水運,每噸可以節省運費14元,一年就可節省運費1000萬元。
圍繞以港聚產、港產融合,規劃建設了梁山京杭多式聯運物流園區、龍拱集裝箱示范園區、躍進臨港產業園區、鄒城臨港產業園區、微山臨港產業園區五大產業園區。目前,濟寧港航鋼鐵物流加工基地項目5條生產線建成投產,具備鋼材年加工50萬噸、倉儲和貿易50萬噸能力,被國家發改委列入“物流業制造業融合創新發展典型案例”;濟寧港航運輸裝備和集裝箱制造基地順利開工,首期1300個自備箱投入使用,打造了“濟寧港航”集裝箱品牌,成功輻射武漢、常州等內河主要港口;濟寧港航新能源船舶修造基地項目將于今年年底前具備開工條件,明年全面投產。同時,濟寧能源發展集團發揮帶動引領作用,在招商引資上全面發力,先后引進陜煤化、中船集團、中交建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和森達美集團、香港中華煤氣等外資企業,與20余家戰略伙伴簽署合作協議,有力加速了制造業、物流貿易、信息服務等臨港產業集聚。
2021年12月,濟寧市智慧港航綜合調度指揮中心正式啟用,成為全省內河首個智慧港航綜合調度指揮中心,建成了“一圖一站三平臺”,打造了集視頻智能感知、數據綜合分析、船舶通航服務、水運物流服務、港航污染防治、應急調度指揮等功能于一體的濟寧智慧港航管理與服務體系,基本滿足了智能管理、服務港航的需要。另外,圍繞貿易流通一站式服務,應用大數據、云技術、物聯網等行業前沿技術,建成了濟寧港航智慧物流交易平臺,實現了大宗商品交易由線下變為“云端”。今年上半年,濟寧港航智慧物流交易平臺已累計聚集客戶309家,登記船舶3392艘、運輸車4258輛,完成貨物交易量43.26萬噸,交易額9.19億元;濟寧港航集團港口貿易類貨物營收占比提升至96.96%,原本單一功能的“裝卸港”正在向高附加值的“貿易港”“金融港”“信息港”轉型邁進。
下一步,濟寧市現代港航物流發展指揮部將緊扣“建設億噸大港口、發展億噸大物流、培育千億大產業、暢通國際大通道、形成開放大格局”部署要求,深入謀劃工作、主動研究措施、積極創新辦法,進一步激發濟寧現代港航物流發展內生動力,加快推動內河航運提檔升級、全面振興,加速濟寧搶占行業制高點,打造北方內河航運中心,構建起現代綜合物流大格局。
圖文來源中國山東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