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唐山港曹妃甸港區中區一港池20萬噸級航道工程交工驗收會召開,與會專家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交工驗收。項目竣工后,曹妃甸港一港池水域通航環境實現歷史性突破,靠港船舶將由最大15萬噸級躍升至20萬噸級,載重噸達20萬噸以上的大型船舶將大幅增長,極大釋放曹妃甸港的航運效能和通航能力,有效降低礦石、煤炭等大宗貨物運輸成本和航行周期,助力“綠色港”“平安港”建設。
近年來,作為服務重大國家戰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樞紐港、綜合貿易大港,曹妃甸港發展迅猛,貨物吞吐量呈高位增長態勢,2021年達到4.45億噸。曹妃甸港區一港池是全港的核心作業區域,泊位數量占全港半數以上,承擔著全港60%以上的生產任務,但由于航道等級制約,相關深水碼頭未能有效發揮潛能,船舶進出港效率也受到一定制約
為順應碼頭深水化、船舶大型化發展趨勢,積極破解一港池航道等級提升重大課題,曹妃甸港集團啟動實施了中區一港池20萬噸級航道工程。該工程共分3段布置,分別為口門段航道、北段航道和連接段航道,航道設計底高程-18.9米,工程疏浚量約1222.3萬立方米,航道滿足20萬噸級散貨船單向通航,水域主尺度滿足10萬噸級散貨船雙向通航需求。
該項目立項后,得到了國家、省、市的高度關注和支持,被列為國家“水運十四五發展規劃”、河北省重點項目、唐山市“兩新一重”項目,建設進程持續提速:2021年11月26日,完成樂亭東部2#海洋傾倒區選劃,2022年1月6日,取得海洋傾倒區許可證,2022年1月11日,疏浚工程正式開工,7月15日完工。
曹妃甸港一港池航道綿長,口門處受潮汐作用明顯,海砂運動復雜,海面通航船舶密度大,給工程施工帶來很大考驗。曹妃甸港集團作為項目業主單位,與海事、海警、港航、港區調度中心及施工方天津航道局開展聯合調度,全力破解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該工程先后投入“通途”輪、“通程”輪、“通恒”輪三艘國之重器,在東防波堤堤頭改造工程中,通過創新性改造施工船舶,成功完成全國首例深水采用底出料的振沖碎石樁工程。最終,工程克服邊通航邊施工、拋泥距長、多次受疫情封控等困難,于7月15日順利完工,較原計劃提前107天時間超前圓滿完成建設任務,再次創造了“曹妃甸速度”,該項目申請專利3項,獲得優秀咨詢成果獎、優秀設計獎、天航局科技進步獎。(全媒記者 楊柳 通訊員 李志坤 鄧鑫 劉園)
圖文來源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