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鹿特丹港2019年前六個月集裝箱吞吐量為2.407億噸,創下鹿特丹港吞吐量的新紀錄。
2018年上半年,這一數字比2.328億增長3.4%。
作為港務局戰略重點之一的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4.8%,創歷史新高。鹿特丹港口表示,增長主要是由于進口和轉運數量增加。
2019年上半年,原油和液化天然氣市場份額分別增長2.8%和94%。另一方面,礦物油產品和農業大宗商品市場份額分別下跌5.8%和7.2%。
上半年營業收入增長4%,至3.578億歐元,營業費用增長3.6%,至1.284億歐元。
“港口吞吐量表現良好,特別是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集裝箱市場。港口管理局的財務業績很好,”鹿特丹港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阿拉德?卡斯特萊因(Allard Castelein)評論道。
“因此,我們可以繼續投資港口、實體基礎設施以及貿易和物流的數字解決方案。”
能源過渡
過去6個月來,能源轉型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據了解,商業界有相當大的興趣,例如參與波爾索斯項目,在北海枯竭的氣田儲存二氧化碳。
此外,最近還對H-Vision進行了可行性研究。H-Vision是一種以碳中性方式生產氫的大規模生產和工業過程中的應用。它也被稱為“藍色氫”。該港口表示,它將允許在2030年前減少200萬到400萬噸的碳排放。
荷蘭鹿特丹港認為,6月底公布的荷蘭政府提出的氣候協議將帶來機遇和威脅。
“擬議的集群方法,以及對基礎設施和氫的關注,實際上代表了鹿特丹工業的機遇。鹿特丹港口當局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與國家政府就細節問題展開合作。
“然而,我們認為,引入二氧化碳稅,同時建設必要的實體基礎設施,讓企業有機會減少碳足跡,這一點非常重要。”這有利于荷蘭的商業環境和競爭地位。”
數字化
鹿特丹港務局正在引領港口和物流的數字化轉型。這有望提高主要貿易路線的效率,降低成本,減少碳排放。
格但斯克港已改由鹿特丹港務局開發的航運航線規劃軟件導航(navigation)開發。
今年5月,裝有傳感器的42號集裝箱離開鹿特丹港,開始為期兩年的環球航行。在實時信息的幫助下,可以減少等待時間,優化靠泊、裝卸和出發時間。然后,端口將使用收集的數據生成的效率洞察力。
前景
“在宏觀經濟領域,世界主要貿易集團之間的關系仍然緊張。英國退歐后引入貿易關稅的不確定性仍在持續。這兩項進展都使世界貿易進一步增長的前景變得不確定。
“考慮到這里提到的全球不確定性,鹿特丹港口管理局預計2019年下半年的貨物吞吐量增長將略有放緩,”他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