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運運價連續12周下跌且跌幅加大,集運公司提前減班撤船調控運力以支撐運價。
根據上海航交所9月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上周周跌306.64點,跌破3000點關卡至2847.62點,為去年 4 月中旬以來新低,跌幅更擴大至9.72%,連續兩周創下疫情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其中,美西線跌幅最大,每FEU運價暴跌1175美元至3959美元,跌破4000美元大關,跌幅自之前一周的11%一口氣再擴大至22.89%,并快速降至去年 4 月中旬以來新低價位。美東線每FEU運價下跌483美元至8318美元,跌幅5.49%,也續創去年 6 月中旬以來新低。
與此同時,歐洲線每TEU運價下跌189美元至4252美元,跌幅4.26%,續創去年 4 月下旬以來新低;地中海線每TEU運價下跌297美元至4774美元,跌幅5.85%;南美線(桑托斯)每TEU運價下跌847美元至7981美元,跌幅跌幅9.59%;東南亞線(新加坡)每TEU運價562美元,周跌29美元,跌幅4.91%。
業界人士表示,運價持續走弱主要是由于市場貨量銳減,加上部分集運公司的新船陸續交付運營,供過于求的狀況明顯,除了一般民生日用消費品的貨量穩健外,電子、耐久財類貨品需求相當疲軟。
業內人士指出,美西線運價跌跌不休,中小型集運公司或高價租船恐將面臨損益邊緣,中國清零停產重啟,加上歐美庫存偏高需要時間消化,未來貨量仍將持續下探。
據悉,三大海運聯盟已經在持續調控艙位,采取減班措施以支撐運價。9月2M聯盟歐洲線減班10%,THE Alliance聯盟減班18%。通常而言,集運公司在第四季度淡季會有減班措施,今年提前一個月,除了例行性安排船舶檢修,當然還有支撐運價的考量。
目前運價下跌已經成為趨勢,歐美主要港口罷工、擁堵程度將決定運價跌勢速度,接下來就看庫存消化、通脹緩解,是否有季節性需求、一般性商品補貨,支撐運價。分析師預估,今年SCFI指數平均為3831點,明年平均為2300點,隨著運價觸頂反轉,2023年至2024年產業下行循環似乎無可避免。
圖文來源 國際船舶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