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對外發布《天津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天津到2025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國家下達指標;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力爭達到11.7%以上,為實現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到2030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大幅下降,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力爭達到16%以上,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根據《方案》,天津將開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加快建設綜合立體交通網,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建設綠色交通基礎設施,推廣節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引導低碳出行,整合運輸資源,提高運輸效率。
其中,打造世界一流綠色港口方面,天津將實施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開發智能水平運輸系統,實現港口基礎設施智慧化;將推進港口低碳設備應用,推進碼頭岸電設施建設,加快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大型港口作業機械、水平運輸等設備的推廣應用,到2025年,天津港靠港船舶岸電使用率力爭達到100%。天津還將優化港口運輸結構,落實天津港鐵路集裝箱箱源保障,完善港口集疏運鐵路運價形成和動態調整機制,并搭建天津港智慧物流平臺,創建“低碳碼頭”試點,推進港口太陽能、風能等分布式能源建設。到2025年,天津港生產綜合能源單耗低于2.74噸標準煤/萬噸吞吐量。
同時,天津還將推動運輸工具裝備低碳轉型,加快老舊船舶更新改造,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動力船舶;建設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強化土地、海域、岸線等空間資源集約利用,促進區域航道、錨地、引航等資源共享共用;持續優化貨物運輸結構,推動集裝箱海鐵聯運,探索發展聯運高效組織模式,打造精品線路。“十四五”時期,集裝箱海鐵聯運量年均增長達到15%。
作者:全媒記者 楊柳
圖文來源 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