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HJ重工(原韓進重工)巨濟工廠竣工儀式在慶尚南道巨濟市舉行。隨著該工廠的正式投產,HJ重工自去年10月重返商船建造市場以來而不斷增加的船舶分段制作壓力將得到緩解。
去年4月,韓進重工被由東部建設集團(Dongbu Gruop)和Ecoprime Marine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組成的韓國東部建設財團收購,并于去年年底更名為“HJ重工”。收購方表示,將以防衛產業特種船舶等韓進重工具有優勢的領域為中心,繼續經營造船業務。
去年10月,HJ重工與德國獨立集裝箱船東公司MPC Capital簽訂了4艘5500TEU級集裝箱船的建造合同,合同總金額約合2.7億美元。這也是HJ重工自2015年以來首次承接普通商船訂單。今年3月,HJ重工又與MPC Capital簽訂了2+2艘同型船的建造合同,合同總金額1.5億美元。今年6月,HJ重工與希臘Navios海運集團簽訂了2+2艘7700TEU級LNG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的建造合同,合同總金額2.4億美元。至此,HJ重工已確保了8艘6.6億美元中型集裝箱船的商船建造工作量。
不過,隨著建造工作量的增加,HJ重工位于釜山的“大本營”影島造船廠的碼頭也出現了不堪負荷的情況。一般來說,造船廠制作并存放船舶分段需要寬大的碼頭,但影島造船廠8萬平方米規模的用地,不僅缺乏制作商船建造所需分段的空間,甚至連現有艦艇和特種船的分段制作都難以保障。
此前,因造船業長期不景氣,HJ重工在2016年與由韓國產業銀行(KDB)、友利銀行(Woori Bank)、韓國農協銀行(NH Bank)、韓亞銀行(Hana Bank)、國民銀行(Kookmin Bank)、韓國進出口銀行(KEXIM)等組成的債權團簽訂共同管理協議(自律公約),并在2017年根據債權團的財務結構改善方針,出售了該公司兩家制作船舶分段的“衛星工廠”——位于釜山的多大浦工廠和位于仁川的栗島工廠。
隨著近兩年全球造船市場的復蘇,商船新訂單不斷增加,HJ重工也決心再次進入商船市場并承接了8艘集裝箱船訂單,但分段供應不足的問題也由此凸顯出來。為此,HJ重工一直在為新的船舶分段制作工廠選址,原先計劃就近在影島造船廠所在的釜山建廠,但由于釜山已將大部分岸線規劃為海運、港口用地或旅游用地,HJ重工轉而決定在分段制造工廠和船用設備企業較為分散的巨濟地區選址。
經過數月的調研, HJ重工終于在慶尚南道巨濟市延草面一般產業園區內獲得了巨濟工廠用地。HJ重工認為,延草面一般產業園區不僅毗鄰汗內工業園區、汗內造船特殊農工園區、母公司一般產業園區等眾多產業園區,還靠近三星重工、大宇造船等大型造船企業以及巨濟市區,在各種原材料供應以及確保人力資源方面也有很多優勢。
最重要的是,巨濟工廠用地以前也曾用于制作和供應船舶分段,因此HJ重工能以最低的成本確保外部分段生產所需的組裝工廠和涂裝工廠、附屬設施、起重機、變電設備等船舶分段制作所需的必要設施。
HJ重工計劃,為了增強在造船領域的中長期競爭力,公司今后將不僅開拓集裝箱船建造市場,還將集中經營力量承接中小型LNG船和LPG船、成品油/化學品運輸船、阿芙拉型原油運輸船等訂單。
HJ重工相關人士表示:“去年重返商船建造市場以來,公司一直在研究設立保障總裝建造的‘衛星工廠’的必要性。隨著巨濟工廠的竣工投產,將成為公司造船業擴大營業收入的源泉之一,為公司的經營正常化和再騰飛做出貢獻。”(王楚)
圖文來源 國際船舶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