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緣何大漲?
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和貿易形勢不明朗的大背景下,航運業重要經濟指標——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近期連續大幅上漲, 成為市場一大關注點。年初報價一度暴跌超40%的國際海運市場為何出現如此過山車般的行情?這一漲勢行情能保持多久?我們一起來看看。
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飆升
今年2月,受整體需求下滑及中國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一度連跌13天,創下兩年新低。但進入二季度以來,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持續走高,7月16日重返2000點上方,這是該指數在2014年1月3日后再度登臨2000點之上。之后BDI保持高位震蕩,7月29日收報1922點。
專業人士指出,其中以巴拿馬型散貨船為主的干散貨運量飆升,自去年9月初以來,租金首次超過2萬美元/天。據VesselsValue數據,對巴拿馬型散貨船的租金來說,上一次突破2萬美元/天還是在2018年9月3日。
此外,海岬型船運價指數一度至4438點,為2010年10月以來最高。隨著中國對鐵礦石需求量的增加,加之跨大西洋航線運量的顯著增長,構成了海岬型船運費上漲的主要驅動力。當前巴西以外的海岬型船普遍存在運力不足的問題。預計接下來幾周乃至數月,市場對海岬型船的需求仍會繼續保持,并將持續加強。
多重因素造成上漲
BDI指數是國際公認的干散貨運輸市場最權威的晴雨表。對于BDI指數重返2000點,航運業內人士感到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一位資深航運人士表示,BDI指數再上2000點比預計的時間整整晚了一年。
對于BDI上漲原因,專家們認為,BDI快速上行一方面是受到鐵礦石價格影響,但另一方面或許也能夠說明全球經濟和貿易局勢沒有預期的那么差。此外,限硫令增加了運費成本也是原因之一。
“BDI連續上漲,一方面得益于全球經濟仍呈現弱勢復蘇,盡管今年上半年主要經濟體增速放緩,但經濟復蘇仍是主旋律;另一方面鐵礦石等相關商品價格大漲促進航運需求增加。此外,美聯儲下半年降息,為全球貨幣政策寬松也提供了充足動力。”東吳期貨總經理助理兼研究所所長姜興春表示。
國投安信期貨研究院院長丁丁認為,巴西潰壩事件之后,淡水河谷重啟鐵礦石生產,中國粗鋼產量維持高位帶來的鐵礦石需求的增加,鐵礦石價格大幅飆升,使得巴西和澳洲鐵礦石發運量也從低谷中恢復,鐵礦石主要采用海岬型船運輸,對應的BCI指數受到支撐一路大漲,也推動了BDI指數上行。
丁丁還分析,從船運自身的供需來看,全球新船訂單量在2019年第二季度跌至歷史低點,BDI指數是干散貨運價指數,2019年上半年,散貨船新船訂單量同比下降了73%,所以這個會暗示著未來運力的下降,因此,一旦全球貿易量增加,就會造成船運市場供給的緊張,運費有上行驅動力。
還有專家認為,根據造船廠前期的好望角訂單數量,將在2019年投運的船舶增量約為2.7%,而根據IMO的預測,全年的干散貨運增量預期約為3.3%,這意味著好望角運船的供給略顯緊張。
此外,截至3月末,考慮到只有寥寥數艘好望角運船完成了脫硫裝置的安裝,大量的安裝工期會集中在2-3季度進行,這會進一步加劇運船供給的緊張,導致BDI在短期內的加速上行。此外,2020年開始國際海運行業將采取低硫船用燃料會提高當前的運費成本,我國現在內海運輸已經逐漸向低硫船燃轉變,這在運費成本端支撐了BDI指數。
漲勢能保持多久
展望下半年,有分析認為下半年鐵礦石市場對運費的支撐因素仍然存在。
格林大華期貨宏觀分析師趙曉霞表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會減弱,主要是因逆周期調節效果開始顯現,而由于BDI指數與中國經濟相關度較高,因此下半年BDI指數繼續回升的概率大。
野村證券跨資產策略師高田(Masanari Takada)在研報中表示,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的上漲一方面反映了近期中國需求的回暖,一方面也體現了全球部分地區貿易活動的復蘇。考慮到海運市場7月起進入傳統旺季,預計下半年包括鐵礦石、煤炭和谷物等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供需關系有望進一步改善,并繼續利好。
丁丁則表示,從對全球經濟的展望來看,衰退在很多經濟體都在陸續發生,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也不利于船運市場繁榮,因此長期BDI指數的走勢應該還是會有重重壓制。但是進入三、四季度,鐵礦石、煤炭以及谷物等的運輸將逐漸進入旺季,這樣短期內還是會繼續支撐BDI指數。
也有分析師認為,下半年BDI走勢很大可能呈現沖高回落態勢,一方面,能源成本推漲不可持續,全球原油價格大概率不會繼續大幅沖高,燃料油裂解價差有望縮減;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已非常明顯,由此帶來的是政策逆周期操作加碼,如貨幣重新回歸寬松,但空間極為有限,需求回暖和貨幣寬松并非是確定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