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2023年1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44.7%,較上月回落1.3個百分點;中國倉儲業指數為43.2%,較上月回落5.5個百分點。
預期樂觀
業務總量指數、商品庫存周轉指數、設備利用率指數和固定投資指數有所回落,新訂單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明顯上升。
業務總量指數回落。1月份,業務總量指數為44.7%,環比回落1.3個百分點,顯示因節日因素物流業務規模有所縮減。
平均庫存量指數和庫存周轉次數指數回落。1月份,平均庫存量指數和庫存周轉次數指數分別為48.4%和43.5%,環比分別回落0.8和1.7個百分點,顯示出物流庫存量降低,貨物周轉有所減緩。
從后期走勢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5.6%,較上月回升7個百分點。顯示出企業對行業發展信心增強、預期樂觀。
信心增強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助理何輝認為:1月份,受節日因素影響,物流業景氣指數較上月繼續回落。從指數上看,業務量規模縮減、庫存指數下降,但新訂單數量企穩、業務活動預期大幅回升。從區域看,東中西部地區均位于收縮區間。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微型物流企業仍位于收縮區間。節后開工復工進度加快,防控政策持續優化調整,企業信心明顯增強,供應鏈上下游將快速復蘇,物流業景氣指數有望重返擴張區間。
年貨消費節前需求旺盛電商物流和快遞業務上升,能源物資鐵路物流需求總體穩定,倉儲和裝卸搬運業務放緩。分行業來看,節前居民年貨需求旺盛,電商物流和快遞業務上升。調研的典型電商企業1月份上半月日均業務量環比12月大幅增長近8%,節后有所回落,大年初一到初七僅為業務量高峰的1/6,但總體上看,居民年貨需求仍帶動郵政快遞業業務量指數環比回升5.5個百分點。迎峰度冬期間能源保供是保障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任務,能源和原材料大宗商品需求保持增長,鐵路運輸業業務總量指數為44.7%,環比回升0.7個百分點。
隨著疫情緩解,前期積壓的庫存和周轉商品逐步消化,平均庫存量指數波動下降,倉儲和裝卸搬運業務放緩,倉儲業和裝卸搬運業務總量指數分別回落9.6和2.5個百分點。
回升可期
物流業務量指數觸底,但人員供給、新訂單和預期活動回升明顯,供需改善為后續回升提供穩定基礎。1月份,業務總量指數為44.7%,環比回落1.3個百分點。1月物流業務活動回調主要受春節因素影響。根據調研,今年長三角、珠三角等部分地區企業,春節提前放假比例較往年有所增加,最長假期覆蓋整個1月份,物流企業因此也對人員和運輸資源進行調整。從人員供給來看,春節期間歷來人員供給偏緊,今年盡管人員返鄉過年意愿較高,但部分企業依然堅持“不打烊”,多措并舉鼓勵在崗值守,保持干線運輸和中轉暢通,從業人員指數環比回升3個多百分點,東中西部從業人員指數分別回升2.6—5.7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節后復工復產持續推進,新訂單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明顯回升,分別環比提高0.4和7個百分點。
1月指數回落主要受節假日因素影響。2023年春節是過去十年最早的春節,加之疫情三年人們返鄉意愿強烈,有效工作日較以往年同期有所減少,多重因素下物流業活動小幅回調。隨著疫情緩解,后期人員往來頻度和貨物流通頻率增加,供應鏈上下游復工進度將進一步加快,高速公路通行量、快遞業務量快速回升,節后新增需求保持向好,企業復蘇信心和投融資動力增強。綜合來看,后續供需條件將進一步改善,一季度物流觸底回升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