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記者 王有哲
4月11日,記者從福州港務集團獲悉,今年以來,福州港江陰港區充分發揮港口龍頭作用,開拓江西和閩西北內陸進出口貨源,拓展“散改集”業務,有效滿足糧食、化肥等貨類的發運需求,實現工廠與港口無縫對接,讓廣大內陸客戶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港口便捷服務。一季度,海鐵聯運業務蓬勃發展,到發量達11846標箱,同比增長92.2%。
江陰港區只是福建聚焦供給能力,優化物流空間新格局的一個縮影。近日,福建出臺《福建省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簡稱《實施方案》)?!秾嵤┓桨浮访鞔_,到2025年,基本構筑服務新發展格局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現代物流支撐體系,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智慧綠色、區域協同、韌性聯動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在空間布局上,福建將推進形成“一通道三樞紐三片區”的物流空間格局,著力打造國際貿易物流新通道。
優化現代物流業總體布局
《實施方案》提出,在構筑國家物流樞紐方面,福州將加快建設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推動福州機場打造全球航空貨運樞紐。在打造北部、中部、南部山海陸海物流協同發展區方面,增強福州都市圈、廈漳泉都市圈等沿海物流節點帶動作用,以福州市、寧德市、南平市、平潭綜合實驗區為節點,構建北部山海物流協同發展區。
在優化現代物流業總體布局的重要物流基礎設施方面,《實施方案》明確,將加快建設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打造以福州港、廈門港兩個主樞紐港為核心的東南沿海現代化港口群;力爭將福州港羅源灣可門、湄洲灣港羅嶼打造成為東南沿海能源礦產進口的重要口岸和大宗散貨接卸中轉基地。恢復閩江口—南平—三明航道正常通航,構建以閩江高等級航道為骨架的江海聯運體系,推進閩江口江海聯運樞紐建設。
同時,重點推進福州港口后方鐵路通道、長樂松下港等疏港鐵路建設;推進福州機場第二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建設;推進福州長樂機場打造為集空鐵公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福州港打造為海公鐵多式聯運樞紐。
此外,重點推進福州廈門泉州港口型、機場型、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等多類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加快福州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福州現代物流城建設。加密閩臺??罩焙铰摻?,鞏固發展平潭、福州至臺灣客貨航線和推動開通東山至澎湖海上直航航線,拓展兩岸集裝箱班輪航線和散雜貨不定期航線;推動增開福州至臺中、高雄空中直航航班。
當下,福建正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統領,加快推進運輸結構優化調整,構建高效、經濟、綠色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交通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推進無人化物流模式應用
根據《實施方案》,福建要積極發展以下幾類物流新業態新模式,包括:推廣無人倉、無人集卡、無人配送車等無人化物流模式應用等。
一輛輛空載無人駕駛的藍色自動導航運載車(AGV)有序進入作業區域,完成裝載即馱著集裝箱自行離開駛向貨場,遠方16臺自動化軌道吊在各自區域內來回移動理貨……4月6日,記者在廈門遠海碼頭現場看到,自動化岸橋正將巨輪運載的無數集裝箱吊運上岸。
從全國首個5G全場景應用智慧港口項目在廈門港遠海碼頭啟動運營以來,該碼頭正抓住數字經濟發展契機,拓展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高新技術應用,加速智能網聯車商業化應用,助力傳統港口運營模式智慧轉型。
在福州港江陰港區自動化軌道吊堆場,福港集箱江陰港區技術部經理許家文告訴記者,隨著6臺上海振華港機制造的自動化軌道吊(ARMG)上岸落軌,江陰港區應用先進的AI視覺技術,通過整機的68個攝像頭和AI、自控制等技術,賦予軌道吊“最強大腦”,能全方位無死角觀察到所有情況,真正賦予軌道吊“看,想,做”的智能化功能,實現內外集卡分離的安全作業環境。
近年來,福建以數字化改革為契機,依托人工智能、5G通信、區塊鏈、物聯網、云數據等新技術新模式,加快新一代自動化碼頭建設,不斷提高生產和服務效率。
廈門遠海碼頭打造的全國首個5G全場景應用智慧港口項目成為全國唯一入選國家發改委“2020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寬帶網絡和5G領域)”的港口項目、福州港江陰港區自動化碼頭建設拉開帷幕、湄洲灣港羅嶼碼頭正在逐步推進大型散貨作業無人化……福建穩步推進智慧港口建設,助力世界一流強港建設,提升“雙循環”樞紐服務水平。
探索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
《實施方案》指出,將提升物流專業化服務能力,深化物流鏈與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發展運力共享、統倉共配、分時配送、共同配送、甩掛運輸、多式聯運等綠色物流。
2021年8月,廈門開始探索實施多式聯運“一單制”業務試點,并簽發福建首票多式聯運“一單制”出口提單。該票貨物從江西出口至臺灣基隆,全程一站式服務,讓企業供應鏈成本有效降低、物流時效明顯提升。
如今,福建省已形成6條多式聯運“一單制”線路: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江西—廈門—東南亞”公鐵水聯運線路和“漳州—廈門—美加線”公水聯運線路,福建好運聯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寧德福安(賽岐港)—廣州、寧波、??凇惫撨\線路,福建卡車集市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南安(石湖港)—江西九江”公水聯運線路,福建大道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內蒙古)—秦皇島—長樂松下—福清”公鐵水聯運線路和南平圣農集團“光澤—邵武—重慶(冷鏈)”公鐵聯運線路。
2月14日,在福州港閩江口內港區青州作業區碼頭,“武夷2號”新能源船舶裝載21個集裝箱駛往南平港,標志著閩江干流“延平—馬尾”內河集裝箱班輪航線開啟常態化運營,全省內河班輪多式聯運實現零的突破。
“水上高速”通江達海,跨越山海奔赴未來。閩江沿線地區對接轄區內重點貨源企業、大型運輸企業,全力開拓符合“一單制”試點要求的多式聯運線路,從而提供公鐵水多式聯運的一體化綜合物流解決方案。
今年,福建省將繼續探索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發展,加快培育多式聯運經營人,積極培育多式聯運線路,高效服務進出口企業需求,全力保障物流供應鏈穩定暢通。
圖片源于:pixabay.com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