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海林
“感謝六安交通的船檢師傅們,我們的船在湖北宜昌,你們不遠千里指導幫助我們安裝船舶岸電,解決了很多技術難題,真是給我們幫了大忙。”近日,隨著“皖堯順號”輪受電設施安裝完成,標志著六安市提前8個月完成2023年度110艘1200總噸以上長江經濟帶運輸船舶受電設施改造安裝計劃,在全省位居前列。
據悉,自2021年開始,《大氣污染防治法》《長江保護法》《港口和船舶岸電管理辦法》相繼出臺,按照長航局《長江經濟帶運輸船舶岸電系統受電設施改造推進方案》,長江經濟帶11省市要在5年內,對各自船籍港安放龍骨日期在2019年1月1日前的集裝箱、滾裝、600總噸及以上干散貨和多用途運輸等內河運輸船實施岸電系統受電設施改造,旨在從根本上減少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和噪音污染,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進一步凈化水域環境、改善長江生態。
2023年,六安市提前啟動1200總噸以上內河運輸船舶改造計劃,專題部署安排,明確牽頭部門,落實包保責任,跟蹤服務航運企業,督促改造計劃進度。實行“周調度、月通報”,克服涉改船舶“點多面廣”等不利因素,堅持現場實船檢驗,嚴格按規定流程進行驗收檢驗,牢牢把住質量關、安全關。六安市交通船檢機構主動協調企業和供應商,高質量完成圖紙審查、產品檢驗、船舶改造、臨時檢驗等一系列技術服務,加班加點推進船舶岸電設施改造,有力保障了年度改造任務圓滿完成。截至目前,累計跟蹤詢訪企業48家次,審核材料63批次,服務指導企業91次,發放宣傳資料300余份。
“接下來,我們將堅定實施綠色航運發展戰略,重點做好改造完工后檢驗發證、補助資金審核、發放和檔案整理等工作,組織航運企業提前梳理、申報2024年度改造計劃,積極推動內河航運綠色低碳發展。”六安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市地方海事處黨委書記、主任楊廣軍如是說。
圖片源于:中國水運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