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2023年以來,六安市認真貫徹落實安徽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堅持以“走在前列、樹立標桿”為目標,高位部署、高效推進,補短板、強弱項、創亮點,打造“綠色低碳港”,守護長江經濟帶碧水藍天。
建制度,夯實防污根基。印發《六安市交通運輸局關于建立船舶污染物船岸交接和聯合檢查制度的通知》,建立健全船舶污染物“船-港-城”一體化防治體系,強化源頭管控,統籌組織開展船舶污染物接收能力評估,定期調度相關單位及時完成船舶污染物轉運處置,推動船舶污染物接收設施與轉運、處置設施有效銜接。2023年以來,六安市港口企業接收船舶垃圾599單、1.2噸,生活污水394單、38.6噸,油污水16單、0.99噸。
強保障,完善防污設施。持續推進六安市港口碼頭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和含油污水接收設施建設,推進散貨碼頭堆場建設除塵抑塵設施,普貨碼頭設置掃地機、洗車臺、霧炮,皮帶機設置噴淋裝置,減少作業時揚塵污染。轄區11個客貨碼頭共建設配備生活污水收集裝置7個、油污水收集裝置11個、分類垃圾筒105個、洗車機(池)6臺、掃地機4臺、灑水車6臺。完成7個標準化岸電樁建設和3個岸電樁標準接頭改造。2023年以來,六安市靠港船舶使用岸電162艘次,用電時長781小時,用電1974.75千瓦時。采取周調度、月通報等方式,督促企業加快實施船舶岸電系統受電設施改造,提前8個月完成110艘船舶改造任務。
嚴監管,落實防污措施。深入開展重點流域岸線生態環境問題排查整治、揚塵污染治理等專項行動,完成省市反饋問題整改銷號;加大船舶港口碼頭污染防治監督檢查力度,采取“四不兩直”、“明查暗訪”等形式組織開展督導檢查,督促港口企業落實碼頭揚塵治理、船舶污染物收集、作業車輛沖洗、岸電使用等常態化污染防治措施;六安市交通、環保、住建、城管等多部門開展聯合檢查,重點檢查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協議簽訂、臺賬記錄和船舶污染物接收全過程管理等情況,協調相關轉運處置企業注冊使用“船E行”系統;組織開展史河干流巡河工作,定期對史河干流(含梅山水庫)流經的金寨縣、葉集區、霍邱縣重點河段重點部位進行全面巡查,持續跟蹤巡查、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以及社會反映的問題,協調相關責任單位督促落實整改,推動完成整改閉環。2023年以來,組織7次船舶港口碼頭污染防治專項排查,累計檢查港口碼頭10家次,發現問題隱患12個,均已整改到位。累計檢查到港船舶115艘次,立案查處偷排、超排船舶16艘次,處罰金額4.9萬元。
圖片源于:pixabay.com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