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簡稱“集團”)傳來消息,集團的首單電子倉單融資業務成功開展。該電子倉單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存證和溯源,可保證倉單的真實有效,幫助港口貿易客戶利用港存貨物快速融資。
這既是寧波舟山港在推進港航數字化供應鏈服務創新道路上邁出的關鍵性一步,也是其加速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綠色港口的生動實踐。近年來,寧波舟山港積極推動港口向智慧綠色低碳轉型,在港口生產作業、物流運輸及港口服務中大規模創新應用,并將建設綠色港口寫入了“強港興業”規劃,取得顯著成效。
智能化碼頭“轉”出新路徑
8月17日,在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記者看到,許多配備“5G+北斗”的定位導航的無人集裝箱運輸卡車往來穿梭于碼頭與堆場間進行作業。而在碼頭不遠處的橋吊遠程操作室內,橋吊司機們握著手柄,通過面前的6塊顯示屏及背后搭載的“智慧大腦”,遠程操控著4公里外的橋吊對船舶進行集裝箱裝卸。
在這里,寧波舟山港建設了高水平的自動化作業鏈,遠控橋吊和遠控龍門吊規模化運行實現垂直運輸“無人化”。同時,寧波舟山港在梅山港區還搭建數字孿生系統,實現碼頭生產過程全覆蓋,向人們真實地再現了港區生產運營的全部面,有效實現了對配置預控和效率的監測分析。
寧波舟山港集團技術與信息管理部高級主管顏明東介紹,圍繞智能化碼頭,該集團以集裝箱、大宗散貨“兩大貨種”為主攻方向,積極打造傳統碼頭向智能化碼頭轉型升級的“寧波舟山港”模式。
顏明東表示,通過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寧波舟山港在多個方面實現“領跑”。由集團自主研發的單體‘超千萬級’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管理系統突破國外壟斷,實現自主可控;
實現國內首個在港口實現5G遠控龍門吊批量應用成就,“5G+北斗”新基建實現規模化集成,智慧港口建設在寧波舟山港高質量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顯著增強。
智慧物流有了云平臺
“傳統內陸出口貨物面臨著物流鏈條長、中間環節多、系統不互聯等痛點難點。”說起智慧物流的建設,寧波舟山港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寧波舟山港著力打造服務“四港”聯動發展的智慧物流云平臺,進一步推動跨領域物流數據匯聚融合,形成“共享、服務、智能、連接”的智慧物流生態,有效破解了這一難題。
據介紹,智慧物流云平臺上線運營的第一年,便實現“一鍵訂艙、一碼約箱、一單報關一路聯運、一站可視”,多式聯運訂艙操作效率提升40%,貨物進入寧波舟山港監管區,系統將自動比對杭州、寧波兩地海關放行信息,同步將信息實時傳輸至寧波舟山港生產作業系統。在平臺應用支持下,寧波舟山港多式聯運業務量同比增長31.8%,浙北地區備貨提前時間平均從3天縮短到一天半。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以“一城兩廳”(網上物流商城、網上營業廳、物流交易廳)為核心的港口物流電商平臺在集團也得到了大規模使用。集團積極推進單一窗口、單證無紙化應用,寧波舟山港成為我國首個實現集裝箱進出口全程操作無紙化、物流節點可視化的港口。同時,寧波舟山港創新內陸無水港運行模式,通過數字化將海港的“港務、關務、船務”功能前移覆蓋至內陸義烏港,著力將義烏港打造成寧波舟山港的“第六港區”。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高端港航數字服務,寧波舟山港還建成了國內第一規模的浙江“拍船網”,船舶交易量持續占據國內1/3市場份額;發布一系列的海上絲路指數,部分指數被列入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成果清單。
港口裝上綠色生態芯
“在我們集團的‘強港興業’和‘十四五’規劃,以及最新的‘集團世界一流強港建設工程行動方案’中,建設綠色港口都被寫入其中,我們還發布實施了集團碳達峰專項行動方案(2021—2030年),編寫《碳達峰十四五及中長期發展規劃》。”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該集團不斷優化港口用能結構,大力提升港口防污染水平,深入推進港口運輸結構調整,全力向綠色低碳轉型。
龍門吊和集卡是港口的用能大戶。數據顯示,目前,寧波舟山港集團已經改造400余臺傳統柴油動力龍門吊,每年能節約用油3.5萬噸,減少碳排放8.8萬噸。
同時,寧波舟山港集團在推廣電動集卡與自動換電站的數據也讓人欣喜。目前,已投用超240輛電動集卡,并投用業內首座智能換電站。在LNG集卡方面,寧波舟山港集團也累計有500余輛投用。在氫能開發利用方面,寧波舟山港集團在嘉興港投運50輛氫能集卡,在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建設綜合能源站,探索氫能在更多設備上的應用。此外,寧波舟山港還開展拖輪試點,投入業內首艘雙燃料拖輪,年用氣量近500噸;一艘油電混合拖輪在建,預計年底投用。
大船靠港使用岸電,這在寧波舟山港已成常態。記者了解到,目前集團共建成高壓岸電25套、低壓岸電超260套,寧波舟山港下屬的集裝箱碼頭及干散貨碼頭徹底實現了岸電全覆蓋。
向綠而行,寧波舟山港還深化多式聯運,推進公轉鐵、公轉水,推廣公路甩掛運輸、雙重運輸,創新試點雙層集裝箱海鐵聯運,逐步降低公路運輸比例,減少集卡污染物排放。尤其是寧波舟山港還承擔了《水運港—船多能源融合技術及集成應用》國家科技項目,嘗試通過核心技術的突破運用和關鍵項目的示范引領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