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動鼠標鍵盤,完成物料供船申報;在貨物送達、船長簽字蓋章后,再上傳簽章后的申報單核銷,便完成了供船申報整套流程。8月19日,舟山港海通港口服務有限公司報關員林婧旻,坐在辦公室電腦前就完成了停靠在六橫鑫亞船廠“大陸干線”號外輪700公斤物料的整套申報流程?!霸凇凵酱肮┩宋锪贤P服務平臺’報這票單,一趟海關都沒跑。”林婧旻告訴記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天下午,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聯合舟山海關舉辦“舟山船舶供退物料通關服務平臺”企業培訓班,測試模擬運行了近1個月的平臺也正式上線。該平臺的上線,意味著浙江自貿試驗區國際海事服務基地的油料、食品、船舶備件等物料供應,油污水處置等主要通關業務均實現了全程無紙化。
去年5月,舟山口岸在全國率先實行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境通關無紙化,而當時,在港期間船舶的供退物料通關申報,仍處于“紙質狀態”。
外輪供應是國際海事服務基地的重要內容。據統計,2018年舟山口岸進出境國際航行船舶10614艘次,船舶服務企業100多家,今年上半年舟山外輪供應總值達7億美元。“以往的外輪供應申報,企業需要到不同轄區的申報窗口進行審批,很不方便?!敝凵胶jP監管一科科長陳新建告訴記者,此平臺是針對企業業務辦理遇到的實際困難及海島型海關實際監管特點而特別開發的,手續能一點通辦,減少了企業的人力、時間等成本。
據介紹,該平臺將納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自貿區特色功能板塊,一期實現船供企業、船舶清洗企業、港口企業等相關主體全程無紙化通關,海關全程無紙化審批核注,并實現監管場所信息聯動、特殊供應企業備案管理、無害化處理報備管理等功能。
近年來,舟山創新應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運輸工具(船舶)“一單多報”,創新研發保稅油加注“一口受理”平臺,無紙化應用范圍逐步擴大,助力保稅油供應和國際船舶維修等海事服務業持續向好。
舟山已躍居全國保稅油加注港第一,躋身全球十大保稅油加油港。去年,共修理外輪1683艘,實現產值39.2億元,增幅15.1%。
據悉,舟山目前正在爭取國家相關部委支持,力爭實現舟山口岸通關監管全面無紙化。另外,在擴大外輪供應服務方面,舟山下一步將探索錨地物料供應模式,已順利完成多批次錨地供應試驗,而《國際航行船舶錨地物料供應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目前已制定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