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廣州港)4月8日發布2023年年報,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31.94億元,同比增長3.59%;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0.79億元,同比增長0.01%。
廣州港2023年主要業績數據
此外,2023年,廣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5.52億噸,同比增長3.1%。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392.1萬TEU,同比增長3.8%,其中外貿集裝箱吞吐量1000萬TEU,同比增長6.1%。
報告期內,廣州港外貿集裝箱航線凈增8條,總數達到162條。分貨種看,外貿出口汽車同比增長64.2%,此外,外貿煤炭、外貿糧食、礦石、砂石等大宗物資也實現較高增長,鐵礦石接卸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糧食接卸量穩居全國第一。
同時,廣州港積極實施物流發展規劃,按照“大港口、大物流”發展思路,開展綜合物流提升行動,系統推動綜合物流高質量發展。
深化港鐵合作,強化系統對接,推動海鐵聯運快速上量。全年完成海鐵聯運量43.6萬TEU,同比增長96.4%,位居大灣區第一。加強海陸雙向通道建設,新增南昌、岳陽內陸港,增開官窯-南沙、黃圃-南沙、南昌-南沙班列,試行荊門-南沙班列,以港口為樞紐,拓展腹地縱深,帶動外貿出口貨源集聚南沙。
此外,加快完善江海聯運網絡,優化船舶運力組織,“兩灣快航”穩定運營,全年“穿梭巴士”完成182.2萬TEU,同比增長7%,外貿箱量增長15%。推廣便利化通關模式,灣區一港通新增4個常態化作業碼頭,作業量同比增長28.3%,鐵路一港通在貴陽、株洲、衡陽、郴州落地。
在增值服務方面,廣州港加快提升南沙國際物流中心業務,陸續推出多項增值服務,區域知名度穩步提升。獲批進口凍肉資質,進口水果查驗形成比較優勢,南沙港區成為國內車厘子、榴蓮進口第一大海運口岸。集拼中心不斷引進優質客戶,持續提高倉庫使用率和經南沙港區進出口占比,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廣州港還積極落實“雙碳”戰略目標,大力推廣清潔能源應用,推動岸電建設和使用,對使用岸電的船舶實行優先靠泊、優先通行,全年岸電使用量增長88.14%。創新推進拖輪和駁船電動化建造,實現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油、LNG、生物燃料加注,推動綠色航運發展。
展望未來,廣州港表示,將實施“樞紐強化戰略、物流提升戰略、資源拓展戰略”三大戰略,推進“品質升級工程、數字轉型工程、精益管理工程、綠色發展工程”四大工程,打造以港口碼頭和物流業務為核心,貿易金融、拖輪、設計建設、數據科技服務、理貨等港口配套服務業務為支撐的“雙核多支撐”港口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