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駐臨港記者薛寧薇10月11日報道:13場論壇、100余個主題演講、諾貝爾得主親臨現場發表演講……如果你關心海事領域的發展,這場云集了近30位國家產學研代表人士的大會值得一去。記者今日從新聞發布會獲悉,首屆世界海事大會將于本月20日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舉行,這也是新片區揭牌后的首個國際高端學術會議。
本次大會的主題為“新時代、新科技、新海事”,會期為2019年10月20—22日,最新南海航行狀況研究報告屆時將發布。來自海事教育、科研、造船、航運、港口、物流、金融、貿易等國際海事領域產學研的各方代表齊聚一堂,將共話世界海事經濟論壇、航運與管理、智能船舶、海事管理、海事法律、海事能源管理等領域的熱門話題和重大進展。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里克·馬斯金(Eric Maskin)以及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尼爾·舍特曼(Danny Shechtman)受邀出席。20日當天,他們將來到上海海事大學,就區塊鏈技術以及化學與航運安全等話題與海事領域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展開對話。
除了大師論壇外,還設有主題論壇、高端對話、世界海事(海洋)大學校長論壇、專題分論壇,以及展覽、企業推薦會、參觀考察、文藝演出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在為期3天的會期里,將開展13場論壇,總計100多個主題演講。
國際海事的開放化、規范化與升級轉型大背景下,臨港新片區大有可為。“海洋和海運的發展在國際合作中起著重要作用,中國作為航運大國責無旁貸。”上海海事大學校長、中國航海學會理事長黃有方介紹,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對全球海事領域的轉型發展既帶來了機遇,也造成了一定的挑戰,大會通過打造海事領域的學術交流平臺,進一步提升中國在海事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大會著眼全球海事領域的學術科技的新發展、新進步,不斷吸引和聚合海事事業發展資源,積極打造行業特色突出且學術科技內容豐富專業的交流展示互動平臺。”中國航海學會秘書長王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