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青島海事局獲悉,青島港作為北方地區最大的綜合性樞紐港,近10年來商船交通量始終保持在20萬艘次以上的高位。同時,作為北方較大的漁業港口,常年有1萬艘以上的漁船在港口附近水域作業,商、漁用海矛盾突出,漁船礙航情況頻繁發生,輕則阻塞航道影響交通,重則發生商漁船碰撞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為此,青島海事局全力破解港口發展難題,根據海事監管特點、涉海部門職權范圍、商船航行規則和漁船作業規律等,通過開展專題研究,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創新提出了“兩鏈四環”通航環境整治(漁船礙航整治)長效機制,為漁船礙航整治提供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兩鏈”指的是兩個重要鏈條,即平時專人、休漁定點;“四環”是指四個關鍵環節,分別為信息聯網、即時聯動、精準處置、警罰結合。
成立通航環境聯合整治工作組
漁汛季節,青島海事局聯合市海洋發展局、市港航公安局、青島港集團等單位,成立通航環境聯合整治工作組,在青島港設立辦公室聯合辦公,根據實際情況組織開展安全警示教育和海上聯合執法行動,發現非法砂石運輸及漁船礙航等違法違章行為,立即組織執法力量前往處置。
休漁期間,根據轄區水域特點、漁區分布、商船航道等自然條件,分析歷年漁船礙航情況和商漁船碰撞事故,并考慮滸苔打撈等其他相關因素影響,分別在小港口門、海西灣口門、前海水域、嶗山外航道附近等重點區域設置執法船艇監管點,重點監管處置“釣木小”和違法捕魚船,并現場協調組織滸苔打撈漁船正確航行、作業,及時消除海上安全風險,實現通航安全、滸苔打撈、休漁工作的多贏。
建立聯動機制形成信息網絡
為暢通信息,在電話、甚高頻等原有通訊手段的基礎上,聯合整治工作組又增設了專項工作微信群,實現微信聯網。將通過現場船艇(包括海巡船艇、漁政船艇、引航船艇、港口拖輪、商船等)和港調、VTS系統等獲取的漁船礙航視頻和照片等信息,及時發布至微信群,相關執法力量即時、直觀、精確感知礙航信息,并及時反饋處置過程、執法效果,形成了一條實時直觀的信息傳遞網絡。
成員單位分工合作,實現整治工作即時聯動。工作組建立了整治行動聯動機制,各方各司其職、相互配合,青島交管中心負責礙航信息的整理與通報,漁業部門負責漁業船舶的現場查處,港航公安負責無證駕駛和轄區治安,逐步形成了海事主動發現通報、海洋發展局主動現場執法、港航公安局主動治安調查、青島港主動配合驅散的多方聯合整治局面。
根據獲知的漁船礙航信息,包括漁船船名、數量和位置等,指派相關執法力量精準前往,減少人力、船艇的消耗和浪費;根據職責分工和漁船礙航“黑名單”對漁船和違法違章行為精準查處,最短時間內消除礙航影響,維護通航安全。
采用警罰結合的手段,實現整治效果實效性和顯著性。充分利用休漁期、漁船集中返港的時機,聯合整治工作組通過到漁港、上漁船、進漁村開展商漁船防碰撞安全警示教育活動,不斷提高漁民的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生產技能;建立漁船礙航“黑名單”制度,對初次礙航或礙航行為較輕的漁船采取警示教育的方式,勸導漁船遠離航道、錨地等商船通航密集區;對于多次礙航、成群集中航道捕撈或違反休漁規定的漁船,工作組采取強制措施,對漁船實施扣押、將人員移交公安。
今年以來累計聯動出海百余次
2019年以來,青島港通航環境整治聯合整治工作組組織開展宣傳警示教育30余次,累計聯動出海100
聯合整治工作組聯合執法。余次,出動執法船艇185艘次,巡航時間862小時,航程8570海里,共驅離礙航及航道附近漁船400余艘次,扣押漁船24艘次。
今年4月,青島市港航公安局依法對“魯膠南漁養75606”船員薛某某處以行政拘留10日,罰款1000元的治安行政處罰,這是近年來首起因漁民在航道內無證駕駛漁船非法作業而被行政拘留的案件。通過實施“兩鏈四環”通航環境整治(漁船礙航整治)長效機制,青島港漁船礙航范圍、持續時間、對港口通航效率的影響程度都有了大幅下降,漁船礙航整治工作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