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位于長江三角洲前緣,扼長江入海口,地處長江東西運輸通道與海上南北運輸通道的交匯點,是中國沿海的主要樞紐港。上海港地理位置優越,水路干線發達,擁有連接全國的高速公路網,大大提高了港口的中轉效率和運輸效率。
港口雖然是一個傳統行業,但作為區域經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其發展必須要遵循區域經濟的發展方向。經濟全球一體化使經濟的發展越來越依賴于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
隨著國際多式聯運與綜合物流服務的發展,現代港口作為全球綜合運輸網絡的節點,其功能將更加多元化,服務也更加廣泛,成為商品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與人才流匯聚的中心。
由此,第四代港口的概念被提出來。而第四代港口則以自由貿易為依托,成為主動策劃、組織和參與國際經貿活動的產業集聚基地和綜合服務平臺。在地理布局上,第四代港口也正向網絡化方向發展。這也將是港口行業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
尤其在國家領導提出的“一帶一路”偉大倡議下,上海港作為中國港口業的“名牌”正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為推進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不斷改革創新。
然而,港口業作為資本密集型產業,巨大的資金投入和成本消耗是不可避免的,上海港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如何在可持續發展中取得突破,在傳統的經營方式中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是上海港保持全球第一大港的主要任務之一。
一直以來,國家領導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
因此,我國的港口行業需要把握經濟社會運行的規律和行業發展的趨勢,大膽應用先進的互聯網、物聯網和自動化技術,對港口設施進行科技改造,對港口業務進行模式創新,大力推進綠色港口建設,優化港口能源結構,實現傳統港口的轉型升級。
在這個過程中,上海港充分發揮港口優勢,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提高港口運營效率,以科技興港全力推動“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科技港口、效率港口”建設,努力將上海港建設成為全球港口行業科技引領者。
為了加強技術創新的建設,促進港口經濟更好的發展,近些年,上港集團投入了大量資金開展科技研發活動。
據上港年報顯示,2013至2017年,上港集團共投入研發支出分別為3041萬元、2723萬元、2455萬元、3795萬元和4518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如圖1所示。
圖1上港集團研發支出總額占營業收入比例(2013-2017)
圖1顯示,從2014年的研發投入減少到2015年的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例達到最低值,其原因可能與當時的整體港航業低迷有關。但從2016年起這一比例開始增加,說明上海港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力度,試圖通過技術創新降低營運成本,提高效率。
2013年
上港集團進一步落實“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積極爭取政府扶持,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投入了150輛LNG集卡,完成了洋山LNG加氣站建設,啟動了LNG動力輪胎吊的試驗工作,全年共完成科技創新項目82項,獲得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獎項8個。
同時,加快推動LNG項目、設備變頻改造、油改電、鋰電池等節能減排項目,全年總能耗成本15.4億元,同比下降3.23%。
2014年
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建設全面開工,邁出了建設自動化碼頭的關鍵一步。
完成了碼頭結構升級改造,全年基本建設項目10項,更新改造項目393 項,重大基建和改造項目有序推進;形成技術中心建設方案,加快推進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全年完成科技創新項目52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2個,獲得國家專利6項;積極推廣LNG集卡、鋰電池 RTG、LED 照明、岸基供電、集卡“一拖二”試點等節能技術運用,積極參與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試點工作,合理調整能源結構,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5年
上海港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精神,提出建設“智慧港口、綠色港口、科技港口、效率港口”的總體要求,強調以科技創新引領港口發展。
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制定實施了《關于推進集團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加強科技創新的若干意見》,全面落實“科技興港”戰略;以國家級行業技術中心為目標,組建技術中心,成為公司科技創新和應用推廣的功能型平臺。
共完成科技創新項目64項,獲得科技創新和節能減排獎項4個,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3項,授權2項。其中“大型公共碼頭結構加固改造和能級提升成套技術研究及應用”獲得2015年度中國港口協會頒發的中國港口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6年
上海集團的工程建設和科技創新實現新突破,制定了《上港集團“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
全年共完成科技創新項目22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3個,申請國家專利28項;《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總體布局模式研究》項目獲得2016年度中國港口協會頒發的中國港口科技進步一等獎。
傳統集裝箱碼頭大型設備遠程控制及自動化改造、碼頭岸基供電系統示范、LNG動力的港口裝備技術研究及洋山港示范應用等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2017年
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順利開港運營。
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的建成開港,標志著全球規模最大,港口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碼頭落戶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港區,為進一步改善口岸營商環境、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展現了新的作為,為進一步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做出了積極努力。
全年共取得科技創新項目70項,其中省部級以上重大項目5項。
2018年
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顯示,上海港前4個月共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325.97萬TEU,為去年同期的104.7%。
隨著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的運營,上海港的科技創新之路將越來越寬廣。
本文由“港口網www.99mizi.com”特約上海海事大學沙梅獨家提供
參考文獻
1、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年報(2013-2017)
2、上海證券報《上港集團穩步轉型:科技創新助力打造“智慧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