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下午,記者從浙江全省內河船舶和港口防污染工作會議上獲悉,截止目前,浙江全省在冊的5792艘內河貨船已全部按照要求完成生活污水柜改造,成為在長三角區域首個完成的省份。
前8個月,浙江全省內河船舶生活污水上岸收集量同比增長近10倍;累計使用岸電422.9萬度,達到去年全年岸電使用量的153%。內河各市已基本落實免費接收船舶生活垃圾、油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政策。長興縣試點開展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的示范窗口建設,形成船舶水污染物閉環管理的一整套制度體系,得到浙江省相關領導批示肯定。
會議總結了浙江省長江經濟帶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問題整治工作,分析中央環保督察第一階段情況,對下階段工作進行再部署、再落實,全力打贏內河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攻堅戰和推進環保督察發現問題的整改。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夏炳榮主持會議并強調,全省交通港航系統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關于加強長江經濟帶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對標“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按照“全覆蓋”“全運轉”“全閉環”的基本要求,堅決打好內河船舶港口污染攻堅戰,交出生態高分報表。與此同時,全省交通港航系統要聚焦思想重視、提高站位;摸清底數、找準問題;主動作為、立行立改,高質量抓好環保督察整改工作。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浙江省港航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胡旭銘介紹,今年以來,全省交通港航系統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賦予的“重要窗口”建設先行官的使命擔當,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加強協同聯動,按照“三全”的基本要求,全力開展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全面實現了內河船舶污染物接收設施“全覆蓋”、船舶垃圾“全接收”、油污水“零排放”,船舶生活污水接收量大幅上升,初步實現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閉環管理”,各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