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吉林通化港-浙江頭門港首航儀式在頭門港港務有限公司碼頭舉行。
46064噸優質水渣由通化港出發,“搭乘”浙武188輪從遼寧丹東港中轉,歷經62小時40分鐘的航行,到達頭門港靠卸,再通過汽車運輸至金華紅獅水泥廠。
通化港至頭門港航線的開通,標志著兩地從此打通海上物流貨運通道,不僅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還推進了雙方在資源、市場及技術方面的深入對接。
頭門港位于臺州灣北側,距國際主航道僅13.5海里,是浙江省“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多島”海洋經濟發展布局的“兩翼”中“南翼”的關鍵節點,建港條件優越、后方腹地廣闊、產業支撐有力、輻射區域廣大,是重要的能源資源儲運基地和港口物流島,也是臺州現代化灣區建設主平臺。
去年末,頭門港一期碼頭滾裝改造工程順利完成交工驗收。工程改擴建為5萬噸級通用泊位,同時兼顧1艘5萬總噸位(GT)汽車滾裝船的靠泊作業,年吞吐量為50萬噸貨物及10萬標輛汽車。
頭門港二期碼頭與一期工程相接,新建2個5萬噸兼靠7萬噸級通用泊位,將于2020年建成投產。
屆時,頭門港將擁有3個5萬噸級泊位,港區年貨物吞吐能力將達580萬噸,運營能級大大提升,在承接臺州和通化兩地商貿物流方面也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臺州和通化的對口合作早在2016年就開始了,此次運輸航線開通,是兩地在商貿物流領域進一步探索。目前,我們已與通化信通集團物產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將在倉儲物流、供應鏈服務及溝通渠道的建設等方面展開具體的合作。”據頭門港港務有限公司商務部副主任傅華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