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上午,首單糧食“散改集”進口散裝大豆在老塘山港區進行卸貨,標志著舟山市糧食“散改集”業務即將正式啟動,并借此探索寧波舟山港“散改集”多式聯運新模式,在全國首創由華東沿海入川渝地區的新運輸路徑。
據介紹,此次首單糧食“散改集”進口散裝大豆共計約1.8萬噸,通過萬噸級海船從老塘山三期碼頭轉駁至綜保區碼頭。“換乘”集裝箱后,分批利用寧波舟山港—太倉集裝箱航線,經江蘇太倉一期碼頭中轉至湖北黃石新港,再通過“水轉鐵”方式,運抵成都中紡糧油(四川)有限公司。
糧食“散改集”多式聯運,在整個運輸成本上較傳統散貨物流雖不明顯,但該模式可以減少糧食在長江中轉時的環境污染與貨物損失,同時,其運輸過程受天氣影響程度低、運輸效率高。
“原來傳統散貨糧食運輸,大概需要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通過這次“散改集”這個運輸,會大大減少運輸時間,減少一半的時間。”寧波舟山港舟山港務有限公司業務部部長任高峰說。
此外,受益于集裝箱全程封閉式特點,整個運輸過程更符合海關、糧油加工企業對貨物品質、安全的要求。
舟山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糧食集散中心和加工貿易基地,已建成年加工能力280萬噸、倉儲能力57萬噸(另有在建88萬噸)的國際糧油產業園區,配套5000—20萬糧食泊位8個,碼頭總設計年通過能力3180萬噸。2018年,舟山港域糧食到港量超過1600萬噸(以大豆為主),90%以上服務長江沿線,進口糧食進長江量全國第一。
下步,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寧波舟山港集團將深化與中糧、中儲糧等大型糧油加工企業合作,加快推進糧食“散改集”業務常態化,擴大至中西部進口糧食運輸市場份額。“如果我們這條“散改集”線路作業成功的話,成都地區300萬噸糧食就可以在這邊直接裝箱子,通過江海直達,再水鐵聯運、港鐵聯運這條線路到成都地區,那么一年至少增加舟山糧食進口量300萬噸左右,增加集裝箱吞吐量20萬個標準箱。”任高峰說。
為更高質量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去年以來,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寧波舟山港集團圍繞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共同推進物流組織創新,積極對接中糧等中西部地區大型糧油加工企業,探索糧食“散改集”運輸模式。下步,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寧波舟山港集團將加快推進糧食“散改集”業務常態化,謀劃開辟江海直達集裝箱航線,進一步縮短物流周期和降低物流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