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隨著13萬噸巴西盧拉原油開始卸入青島港董家口保稅油罐,青島港與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合作的保稅現貨原油庫正式啟用,由此開啟了國際原油生產商保稅現貨原油交易“直銷”模式,青島港向提速建設全球原油貿易集散、分撥中心邁出了實質性一步,將產生有力的平臺集聚效應,加速青島港由目的地港向樞紐港、由物流港向貿易港轉變。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安娜利莎表示,巴西保稅原油首次卸入青島港董家口保稅原油罐,讓巴西原油在中國真正找到了第二個“家”。隨著董家口港保稅油罐的建成,這里將會為巴西原油提供一個更大的平臺,并通過保稅油罐的模式促進銷售。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將為中國終端用戶提供更為靈活的采購方式,并希望與青島港開展長久合作。
山東是世界三大煉油基地之一,我國近80%的地煉產能集聚山東。2018年以來,國際原油市場價格波動較大,按照傳統貿易模式大規模采購原油,給中國地煉企業帶來了沉重資金壓力,眾多中國地煉企業紛紛提出了“希望在中國家門口開展小批量原油現貨交易”的新訴求。
作為中國進口原油上岸量最大的港口,面對新的市場需求,青島港加快“由目的地港向樞紐港、由物流港向貿易港”轉變,積極申請開展原油保稅倉儲業務,打造大宗液體散貨交易的港口“淘寶”式貿易服務平臺,并與貿易商、煉廠、融資機構四方聯手開展油品融資、質押、監管等服務,積極打造原油“一站式”“門到門”全程綜合物流服務模式,打造“原油圈”命運共同體和全球原油貿易、集散、分撥中心。
經過積極努力,目前,青島港已擁有7座油碼頭、13個泊位,可???5萬噸級以下所有船舶;擁有546萬立方米獨立儲罐,配備管道、水路、鐵路、公路四種疏運方式。實現了“碼頭+倉儲+管道+船貨代+物流配送+金融”等多方資源的整合,構建了碼頭最多、庫區最大、網絡最發達、服務最優以及物流、金融配套等綜合優勢。
以青島港近期相繼建成投產的董家口港-濰坊-魯中、魯北輸油管道一期和二期工程為例,這些工程使7家地煉實現了原油從碼頭直輸進廠,每家地煉年均節約物流成本1.5億—2億元。
在打基礎的同時,青島港也積極尋找合作伙伴,大力度推進 “原油圈”命運共同體和全球原油貿易、集散、分撥中心建設。
2018年年產量占巴西原油總產量82%的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是世界最大的綜合性油氣公司之一,其盧拉原油以高性價比深受市場追捧。在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尋找中國尋找合作伙伴,直接向中國客戶銷售原油時,青島港積極接洽。2018年,經過多輪磋商,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和青島港在青島港第四屆國際原油貿易發展大會上簽署董家口港區保稅罐長期合作協議,有償使用青島港4個10萬方原油儲罐。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保稅現貨原油的入駐,打破了“貿易商從產油國購買原油后到中國銷售”的傳統國際原油貿易模式,實現了國際原油生產商從生產地延伸到銷售地“直銷”的重大模式轉變,使更多中國客戶在“家門口”就能買到第一手的保稅現貨優質原油,并根據自身資金情況小批量靈活購貨,為中國地煉產業帶來了巨大實惠和貿易便利。
同時,此舉產生了強烈的平臺集聚效應和市場示范效應,使青島港作為國際原油貿易集散、分撥中心的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顯現,吸引了貿易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青島港集聚。據了解,中石化、中石油、托克等紛紛在青島設立機構,還有更多合作伙伴積極來青尋求與青島港聯手開展物流、金融、貿易等合作。
青島港還藉此將貨源腹地擴大到山東省外的遼寧、陜西、河南等近40家煉廠,通過貿易量在青島本地生成拉動區域經濟發展,成為落實山東海洋強省戰略和青島市打好“十五個攻勢”、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的強力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