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舉行為中遠海運集運建造的21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中遠海運恒星”輪(COSCO SHIPPING STAR)命名儀式。
江南造船集團總經理黃文飛、副總經理張儉,上港集團生產業務部總經理金存樑,中遠海運船貿公司總經理李敏、DNV-GL船級社上海地區總經理顧曉力,中國船級社上海分社副總經理徐立,中船貿易公司亞太部副總經理鄭民勝,中遠海運集運副總經理辜忠東、陶衛東,中遠海運恒星輪船長吳瑜權、政委周明川、輪機長蔡建軍以及各方受邀嘉賓參加了本次命名儀式。
交付儀式上,曾獲澳網、溫網女雙冠軍的中國網球名將晏紫受邀為“中遠海運恒星”號命名,并為新船砍纜敲香檳。她拉響了兩短一長的汽笛,祝福船舶順利起航。
這是繼“宇宙”“星云”“銀河”“太陽”之后,江南造船為中遠海運集運建造的6艘21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系列中的第5艘,由中船集團第七〇八研究所設計,是中國船廠建造的最大箱位集裝箱船,也是全球最大箱位集裝箱船之一。
“中遠海運恒星”輪總長400米,船寬58.6米,最大吃水16米,設計航速22海里/小時,載重量198000噸,載箱量21237TEU,配備1000個冷藏箱插座,掛香港旗,入中國船級社(CCS)和DNV GL雙船級。命名交付后,“中遠海運恒星”輪將投入到中遠海運精品航線遠東-西北歐航線AEU1線運營。
“中遠海運恒星”輪匯集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最優良的建造工藝,具有大運量、低能耗、低排放和智能化的特點,為順應節能減排和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該船在設計時優化線型,采用高效螺旋槳及節能裝置,合理選擇技術參數和設備配置,降低油耗和排放水平,大幅度提高燃油經濟性。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提前達到MARPOL公約2030年的指標要求。
據悉,該型船配備了超長沖程高效主機,采用高效螺旋槳及節能裝置;通過定制化設計船體線型和舵槳,進行多航速、多吃水的線型優化,達到優異的水動力性能和經濟性指標;該船配備機艙監測報警系統、能效管理系統和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等多種設備,可實現無人機艙的運行狀態及對全船各關鍵部位的實時監控;駕駛室集合了最先進的航行控制系統、全船局域網系統及船岸衛星通訊系統,可以確保船舶在全球海域的安全航行和船岸信息交流。此外,“中遠海運恒星”輪在大幅度提升船舶裝載能力的同時,充分考慮航線攬貨種類和配載操作的實際需求,加大配載靈活性,提高冷箱、危險品箱、重箱和高箱的有效裝載能力,突破了超大型集裝箱船的結構設計的關鍵技術,提前滿足URS11A、URS34的結構規范統一要求。
中遠海運集運將砥定“OCEAN & PLUS”戰略基石,持續優化全球服務能力,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的端到端服務,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高效、便捷的全程供應鏈解決方案,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同時,進一步發揮橋梁紐帶和貿易使者的作用,為中國繼續擴大對外開放、推動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和包容互惠發展提供堅實可靠的物流服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