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浩航167”沉船事故發生后,廣州航標處進行應急處置,目前沉船事故水域航道已正式滿足恢復進出港航行條件。
4月10日晚10時,“海瀾中谷9”輪與“浩航167”輪在廣州港60號燈浮左右發生碰撞事故,事故造成“浩航167”輪沉沒,13人落水,“海瀾中谷9”輪無明顯損壞。“浩航167”輪沉沒地點恰好位于廣州港進出港主航道,事故發生后,廣州港60號燈浮水域航道封閉,廣州港水上經濟動脈一度阻塞,廣州港新港、老港等附近幾個港口開始封港。
“長賜”號輪堵塞蘇伊士運河的歷史殷鑒尚未走遠,此次“浩航167”事件若處置不當也可能造成更加重大的經濟影響。為妥善處置“浩航167”號沉船事件,做好航行保障工作,減少事故影響,4月11日周日一早,廣州航標處接到通知后馬上啟動應急反應。運行保障科協調養護中心、海巡171船及廣州航標管理站馬上返回做好應急作業準備,一邊派出人員前往廣州海事局協調應急航標布設事宜,一邊安排應急船舶攜帶應急器材前往事故水域。在應急反應啟動后不到兩個小時時間內海巡171船離港,趕赴作業水域,并于當天下午4時到達事故水域待命。
經過與廣州海事局、廣州海事測繪中心、廣州市港務局等多方聯合研討,4月11日晚9時最終敲定臨時航標布設方案,方案計劃等掃測結果出來后將廣州港60號燈浮臨時撤除,再在“浩航167”沉船右側約200米處設置一座航道右側標,臨時將進出港航道往東遷移,臨時航道長度約1.1海里,每天6時至18時為通航時間。
為盡快完成臨時航道轉換工作,保障沉船打撈工作順利推進并盡可能保障船舶進出港航行,減少事故影響,接到臨時航標布設方案后“海巡171”船擬定好此次作戰工作安排。4月12日凌晨4時半,“海巡171”全體人員已經起床開始作業,經過緊張的作業,4月12日凌晨5時06分,“海巡171”船完成臨時航道航標調整任務,并向廣東海事局交管指揮中心等相關部門匯報。至此,“浩航167”號沉船事故水域航道正式滿足恢復進出港航行條件。
4月12日早上6時,清晨的第一縷霞光中,一聲悠揚的輪船汽笛如期而至,還在“海巡171”船駕駛臺上堅守崗位的船長彭高紅神色凝重的臉上表情終于放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