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港口能級,推動港產城深度融合 凌文趙豪志出席活動并致辭
4月21日下午,由中國港口協會主辦、山東省港口集團協辦的建設世界一流港口高層研討會暨中國港口協會成立40周年活動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行。副省長凌文,市委副書記、市長趙豪志出席活動并致辭。
凌文在致辭時代表山東省政府向中國港口協會4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表示祝賀,并簡要介紹了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他說,山東是中國的海洋大省,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高度重視經略海洋特別是海洋港口建設工作。2019年山東省港口集團組建以來,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在海洋港口智慧化、清潔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顯現了一體化發展的強勁動力。中國港口協會是港口企業之家,40年來為港口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山東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與全國各省份港口深化合作,進一步挖掘港口潛力,著力提升港口發展能級,為交通強國、海洋強國建設提供山東智慧、貢獻山東力量。
趙豪志代表青島市委、市政府對中國港口協會成立40周年和系列活動的舉辦表示祝賀。
他說,中國港口協會是港口之間、政府和港口之間交流互動的重要橋梁紐帶,相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中國港口協會,將為推動我國港口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青島因港而生、憑海而興,始終堅持大力發展臨港經濟,推動港城聯動、開放發展,已成為國家重要對外貿易口岸和國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當前,青島市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瞄準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目標,抓住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RCEP協議簽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積極完善集疏運體系,大力發展港航事業,深化智慧港航建設,推動港口能級不斷增強和港產城深度融合。真誠希望更多港航企業與青島攜手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霍高原出席活動。部分地方港航管理單位、大型港航企業集團、地方港協有關領導及時代楷模代表等共500余名嘉賓參加活動。
國內主要港口掌舵人和專家學者青島論道 建設世界一流港口,不能單靠吞吐量
4月21日,建設世界一流港口高層研討會暨中國港口協會成立40周年活動在青島舉行,500多名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濟濟一堂,暢談如何建設世界一流港口、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作為中國港口界唯一的全國性行業協會,中國港口協會選擇在青島度過40歲生日,足見青島“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的吸引力。除了東道主山東港口,寧波舟山港、天津港、江蘇港等國內主要港口掌舵人悉數前來,會議規格之高可見一斑。
各大港口均志在必得
建設世界一流港口有著深刻的行業背景。數據顯示,2001年-2011年是中國港口業發展的黃金時期,集裝箱吞吐量年增速達兩位數,但最近五年僅維持不到5%的中低速增長。
“全球港口發展動能不足,GDP對貨物貿易、港口吞吐量的拉動能力也在逐年減弱。中國港口業已經進入中低速增長,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行業收益率也處于下行階段,需要尋找新的盈利空間。”招商局港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白景濤認為。
這意味著中國港口必須要加快轉型,由追求吞吐量的增長轉向追求高質量發展,由單一裝卸功能轉向綜合物流服務功能,由依靠傳統要素驅動、粗放資源投入轉向更加注重創新驅動、集約聚合發展。
在世界一流港口的角逐中,各大港口均志在必得。比如,山東港口致力打造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國際領先的物流樞紐港、國際領先的產城融合港、國際領先的金融貿易港、國際領先的郵輪文旅港。寧波舟山港的思路是以服務戰略為使命,發揮硬核力量,共建“一帶一路”,服務“雙循環”,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天津港提出五個世界一流建設,即世界一流“平安港口”建設、世界一流“綠色港口”建設、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建設、世界一流“樞紐港口”建設、世界一流“服務港口”建設。江蘇港也提出轉變行業發展理念,發揮港口基礎性樞紐性設施作用,加快密切港城融合發展,進一步增強區域協同發展,始終堅持以效益為中心。招商港口則采取3項行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港口,包括以國際化視野聚焦重點區域,完善網絡布局和全球供應;利用新技術構建產業互聯網,服務向終端客戶延伸;打造傳統碼頭智慧改造的樣板典范,提供行業解決方案。
其中,總部位于青島的山東港口又有著獨到之處。
在區位優勢上,山東港口既是“一帶一路”的海陸十字交匯點,也是沿黃流域的唯一出海口;既是新發展格局的雙節點,又是RCEP協定區域的重要橋頭堡。在策略上,山東港口緊扣港口主業高效發展,依托港口優勢放大發展,跳出港口窠臼創新發展,特別是聚焦主業,轉變發展模式,發力高端港航服務等新業態。在組織架構上,山東港口形成了“以青島港為龍頭,日照港、煙臺港為兩翼,渤海灣港為延展,板塊集團為支撐,眾多內陸港為依托”的一體化協同發展格局。數字印證了山東港口在建設世界一流港口上的強勢發力。
2020年,山東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4.2億噸,同比增長7.5%,高出全國沿海港口平均增速4.3個百分點;完成集裝箱3147萬標箱,同比增長6.5%,高出全國沿海港口平均增速5個百分點。同時旗下所有港口均實現了增長,貨物吞吐量方面,青島港單港超越新加坡港,日照港單港超越鹿特丹港,雙雙占據全球港口前十;集裝箱吞吐量方面,青島港單港超越釜山港,成為全球第六、東北亞第一大集裝箱港口。
智慧港口建設應“因港而異”
智慧港口建設是全球港口發展趨勢和一流港口的鮮明標志。在邁向國際強港的征途上,各大港口以創新驅動、智慧賦能、綠色低碳、效率提升為著力點,要將自身打造成為多式聯運樞紐港、智能服務信息港、綠色低碳生態港、高效運營安全港。
山東港口在這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經驗,建成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5G智慧碼頭”,解決永續充電、無人駕駛等世界難題,大力推進信息無紙化。自2017年運營以來,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已經6次刷新自己所創造的自動化碼頭裝卸效率世界紀錄——平均裝卸效率達到了36自然箱/小時,比國外同類碼頭高50%,比人工碼頭效率提升30%的同時,減少作業人員80%。不過,自動化碼頭都是新建碼頭,全球已建成使用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只有十幾個。在沿海港口基礎建設投資放緩的當前,通過改造傳統碼頭進而實現港口的智慧化升級,將是未來港口發展的主要方式。
與會專家指出,中國港口建設已趨成熟和飽和,再新建大量的自動化碼頭并不現實。智慧港口建設應“因港而異”,加快存量碼頭轉型,對現有傳統碼頭進行智能化改造,對集裝箱碼頭推行“遠控岸橋+無人駕駛集卡+遠控自動化輪胎吊+智能理貨”的自動化作業模式。
今年1月,天津港全球首創的全流程、全自主創新的傳統集裝箱碼頭自動化項目全面投產。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焦廣軍介紹,天津港通過加強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港口各領域的深度融合,大力推進港口智慧化轉型,強力打造全球首個“零碳碼頭”。
“建設世界一流港口,創新是核心,數字化轉型是創新驅動力。”華為中國政企交通業務部總經理路海空提出了港口智能體的概念,根據其設想,未來的港口將形成人-機-車-船-貨協同作業,實現“船悅于行、物優其流”的世界一流港口的智慧港口愿景。為助力港口數字化轉型,當前華為5G技術已在智慧港口多場景創新落地,并打造出AI智能生產新引擎,提升碼頭作業效率。
以航運貿易金融為衡量標準
某種程度上,世界一流港口與國際航運中心的要求是一致的,除了一流的規模水平,還要有一流的運作效率、一流的綜合服務功能和一流的價值創造能力等,最突出的就是航運、貿易、金融功能。
寧波舟山港歸納出的世界一流港口評價指標體系,包括政府數字化管理、營商環境指數、航運經紀服務、海事法律服務、航運咨詢服務、船舶維修服務等29項指標,吞吐量早已不是最重要的衡量標準。
“寧波舟山港在國際影響力、航線覆蓋度、港口能力、港口吞吐量、港口作業效率、港口岸線利用率等方面具有優勢,在航運經紀、海事法律、金融等航運服務以及集疏運體系、智力支撐能力、能源節約循環利用等方面存在短板。”浙江省海港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寧波舟山港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陶成波表示。
寧波舟山港的短板其實也是中國港口普遍的短板。根據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2020年度報告,僅從港口條件單項來看,青島位列全球前5,但在全球國際航運中心綜合評價中卻名列第15位,主要是航務服務和綜合環境低于大部分著名港口城市。中國是港口大國,港口規模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單論貨物吞吐量,全球排名前十的港口8個在中國,但位列全球綜合實力前十大國際航運中心的只有香港和上海。
以港航信息、商貿、金融保險、期貨交割等為代表的新興業務占比超過傳統業務,這被視為世界一流港口的顯著標志。
“2020年,山東港口傳統業務與新興業務利潤貢獻率占比是7:3,其中金融、貿易、服務等新興行業占比30%;到2025年,山東港口傳統業務和新興業務各占50%;到2035年,傳統業務和新興業務利潤貢獻率成‘倒37’占比。”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奉利在會上透露。
在山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的實施意見》中,2025年正是山東沿海港口基本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的時間點,而2035年沿海主要港口將建成國際領先的世界一流港口。在青島,一場以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為目標的強大攻勢也正有序展開。《青島市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建設攻勢作戰方案(3.0版)》明確提出,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位次前移,力爭經過5年努力,進入全球前10位,做優航運、做大貿易、做強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