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重要指示,為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前進方向和根本遵循。今年5月10日,“三個轉變”重要指示迎來七周年。今天,【企界】帶您探訪中央企業踐行“三個轉變”重要指示的最新成果,探尋振華重工“大國重器”科技創新背后的中國品牌力量。
在上海長興島的海岸線上一座座“國之重器”岸橋依次排開,等待著被特種運輸船整機運往世界各地。
由于國家和地區都有自己的特定要求,所以岸橋的顏色非常豐富。這里被笑稱為岸橋博物館,它們都印刻著一個令中國人自豪的響當當的名字——振華重工(ZPMC)
作為岸橋產品連續22年保持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港機制造商,振華重工產品已進入全世界104個國家和地區。
科技賦能智慧港口 “魔鬼碼頭”進入5G時代
有“魔鬼碼頭”之稱的自動化碼頭代表著當今港口碼頭建設的最先進水準,振華重工圍繞傳統集裝箱碼頭,自動化升級改造進行攻關,自主研發的多項新技術獲得全球青睞。
德國漢堡港
近十年來振華重工參建了近60個國內外碼頭自動化項目,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品牌附加值,并帶動160余家企業走出國門,讓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意大利VADO自動化碼頭
在長興生產基地碼頭一排橙色小車駛來駛去,正在進行單機空載和重載功能測試,這是振華重工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廣州南沙四期自動化碼頭量身打造的智能導引車(IGV)。
該批IGV創造性地采用了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激光雷達SLAM、視覺SLAM以及多傳感器融合定位技術,讓IGV可化身靈活的“搬運工”,在碼頭堆場間自由穿梭。
在振華重工“云管理”讓流動機械更智能,步入振華重工長興生產基地,流動機械集控中心辦公室9塊顯示屏組成的監控液晶屏正顯示著整個廠區的地圖,每臺流動機械的實時位置與運行狀態一目了然。
只需一系列簡單的“下單”操作,30秒內處于“空閑”狀態的車輛就能迅速地“接單上車”。
機械手臂秀技巧 精湛“繡工”降本提效
在振華重工的鋼箱梁智能制造車間,鋼箱梁自動化焊接擯棄了傳統繁瑣的焊接工序,采用單面焊雙面成型新工藝進行板面拼接。就像民間傳統工藝“雙面繡”焊一面,可以雙面成形,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
此外該智能車間還采用了雙面立焊、自動化裝配與焊接、自動化翻身、自動化搬運等多項新技術,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年均節省人工成本42%。
近年來振華重工在智能制造方面不斷探索,先后試點建設了20個自動化工作站智能化生產線和智能制造示范車間等,基本涵蓋了主要產品的關鍵制造流程和工序,取得了一定的示范性成果。
奮力實現“中國產品” 向“中國品牌”的轉變
1992年振華重工成立之初,世界上沒有哪個港口愿意冒風險去相信幾乎沒有一點“名號”的“中國制造”,一份來自溫哥華港口的訂單為振華重工帶來轉機。
溫哥華第1臺和第1000臺岸橋
“大國重器”背后的故事
溫哥華港是世界著名港口之一,招標程序嚴格而公平。然而,在溫哥華客戶受標前,青島港的兩臺岸橋因受自然災害沖擊落入海中,這給振華重工的此次競標帶來不確定性。但經當時美國ABS調查后發現岸橋損壞確為自然災害所致,產品質量并無問題,也并非振華重工生產,決定繼續受標。振華重工積極修復破損機器,并將修復后的機器照片寄往溫哥華方面,真誠踏實的態度獲得對方的認可與信任。
憑借著價格優勢和認真嚴謹的態度,振華重工漸漸在國外港機市場打響了名氣。隨后,美國、徳國、荷蘭、新加坡……紛紛向振華重工敞開大門
荷蘭鹿特丹Euromax自動化碼頭
短短6年間振華重工不僅打破了國外港機企業的壟斷,還成功拿下全球大部分市場份額,在后來的二十余年里其岸橋產品始終保持市占有率第一,企業出口的相關港機設備逾萬臺(套)。
振華重工長興島港機生產基地碼頭
展望未來,振華重工將著力開展智能制造轉型頂層規劃,圍繞過程智能、裝備智能兩大核心要素,以高效率、低成本、短周期為目標,實施透明化的生產計劃與過程管控,持續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通市場營銷、研發設計、加工制造、交付及售后服務等價值鏈流程的數據和信息,建立起高度柔性、全局協調、快速反應機制,打造符合振華特色的智能制造新模式。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根本,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以“智造中國”為引領中央企業踐行“三個轉變”,推動數字化轉型,共謀高質量發展,中國品牌必將走得更長遠、更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