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脱岳裙子从后面挺进去视频,27xxoo动态图178期,а√8天堂中文官网资源

當前位置:中國港口網 > 綠色環保 > 小沙洲變身能源島,這座港口成為長三角減碳增綠“加氣站”

小沙洲變身能源島,這座港口成為長三角減碳增綠“加氣站”

來源: 科技日報 發布時間:2021-07-09 9:44:33 分享至:

7月9日,位于江蘇如東縣洋口港陽光島的中石油江蘇LNG接收站碼頭上,來自卡塔爾的“阿爾華麗婭”輪正在卸載液化天然氣。作為江蘇沿海第一座LNG接收站,從2011年5月24日首船接卸以來,該站已累計接卸LNG船463艘,接卸總量超3829萬噸,外輸天然氣總量530億方。

30年前,陽光島還僅是一個半潛式沙洲——西太陽沙,這個海水退潮時才能看到的小沙洲,面積僅有3平方公里。直到2007年底,陽光島吹填成功,江蘇LNG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核準,小沙洲變身能源島點綴在黃海之濱。

“江蘇LNG接收站三期工程即將投產,洋口港陽光島天然氣年接卸能力將達到1000萬噸,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級能源島。”如東縣委副書記、洋口港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陳雷表示,“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對促進‘碳中和’具有關鍵意義,洋口港加快能源島建設,旨在為國家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科學求證20年,黃海灘涂建起深水港

長江入海口北翼的如東縣,擁有100公里海岸,但基本是泥沙淤積的灘涂。

20世紀80年代初,一批海洋科學家來到這里進行海洋資源調查。在海岸外10多公里處,他們驚喜地發現,這里水深超過17米,是直通太平洋的潮汐通道,也是3萬年前古長江的入海口,可行駛30萬噸級巨輪,是中國東部沿海罕見的天然深水港址。

這個發現,一舉打破了江蘇千里岸線無深水海港的定論。長江口以北唯一可建30萬噸級碼頭的深水海港——洋口港橫空出世。

但是,調查組專家的發現并沒有立刻化為現實,這座港口開發技術難度遠遠超出其它港口:一是這座港口深水通道離岸有10多公里,二是港口水下是不穩定的輻射狀沙洲,這種自然條件下能否建成建好,專家們爭論不斷。

經過反復論證、多次勘測、優化設計,洋口港的開發建設終于起步,從發現選址到基礎設施框架完成,經歷了20多年的時間。

今天,當年科學家乘坐拖拉機出海的地方,已展現一座跨海長橋。這座江蘇最長的跨海大橋,飛跨12.6公里,彼端的橋頭堡畔,迎著朝陽的地方,正是雄姿初現的洋口港。

進入陽光島,一座座巨型儲罐矗立在小島南側。眼下,中石油江蘇LNG接收站三期工程兩座20萬方液化天然氣儲罐正在進行最后的設備安裝,7月份正式投產后,接收站的存儲能力將達到108萬方。

“未來,接收站還將連通中俄東線、沿海管道,形成四通八達的格局。”中石油江蘇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王忠海說。密布的“氣龍”結線成網,將逐步構筑出“海氣登陸、西氣東送、北氣南下”的能源動脈,晝夜不停地直供長三角,有效保障地區能源安全可靠供應。

按照國家和省對洋口港LNG能源島建設的規劃目標,未來數年內,洋口港天然氣產能將增加到3250萬噸,成為國內最大接卸、倉儲、氣化、保稅、槽車、船舶轉運一體化的LNG能源島。

自主創新撐起江蘇首個LNG接收站

5月9日,江蘇LNG接收站自主完成L-1101B 20寸卸料臂國內首次解體大修,回裝后的卸料臂連續平穩接卸6船LNG,一舉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實現了國內LNG接收站20寸卸料臂自主整體大修零的突破。

卸料臂是將LNG從運輸船上“卸貨”至接收站存儲設施的“通道”,是LNG接收站的“咽喉”設備。江蘇LNG接收站共安裝有4臺20寸進口卸料臂,其中3臺液相臂、1臺氣相臂,是目前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卸料臂。

“4臺卸料臂連續運行了10年,達到大修年限,必須進行整臂解體大修。”多年從事設備維修和國產化研究的檢維修中心專業主任楊林春告訴記者,自主檢修計劃從兩年前開始籌劃部署。其間,檢修團隊與中油六建公司一起,精心編制吊裝作業方案和相關專項方案,認真組織專家評審和風險評估,有效保證了各類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同時,在大修所需的關鍵配件及耗材等物資準備方面,通過加強進口配件供貨渠道調研,實施國產化和進口替代策略,有力保障了大修工作順利推進。

作為自主建設、運營、管理的大型LNG接收站,“自主創新”始終貫穿江蘇LNG接收站工程各個階段,在設計和施工、儲罐建設、設備國產化和維修技術等方面取得了諸多重大突破,為國內其他LNG項目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目前,L-1101A已吊裝至海牧16號工程船,基本完成回裝。”楊林春說,卸料臂自主檢修的關鍵意義在于打破國外檢修技術壟斷,實現接收站安全可控和降本運行。“受國外疫情影響,法國專家來不了,如果不能實現自主檢修,卸料臂一旦‘罷工’,影響太大了。”

此外,他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此次自主組織完成卸料臂L-1101A/B大修,對比國外廠家報價,可節約現場技術服務費近300萬元,通過實施配件國產化和進口替代,各類配件的采購費用節約1400多萬元。

減碳增綠加快長三角能源結構調整

一億立方米天然氣可替代12萬噸煤炭,實現減排11萬噸二氧化碳、0.4萬噸二氧化硫,PM2.5排放為零,是名副其實的綠色能源。

2018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強化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完善產供儲銷體系的指導方針。

受國家政策推動,天然氣成為近年來國內需求增長最快的能源產品,專家預計到2050年國內天然氣消費總量有望超過8000億立方。

陽光島“能源島”,因能源而生,因能源而興。進入氣代煤、氣代油的環保新時代,長三角地區對天然氣的需求逐年增加,也給洋口港帶來滿滿的回報。

5月28日,中石油江蘇LNG接收站碼頭上,來自阿爾及利亞的“科洛尼斯”輪正在卸載LNG。從5月17日開始,短短11天里,該站連續執行6船LNG卸貨任務,累計接卸LNG約40萬噸,創下投產10年來接船頻次新紀錄。

從最初的一個月寥寥數船,到10天3船,再到11天6船,10年來,江蘇LNG接收站船舶接卸數不斷刷新紀錄。簡單的數字背后,折射的是江蘇乃至長三角加快能源結構調整、堅持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夏季本是天然氣消費的淡季,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年初大家都以為淡季會更淡,沒想到,這段時間,接收站單日氣化外輸量達到3000萬方每天,這個數字是往年同期的2-3倍,已經趕上最繁忙的冬供時期了。”接收站海事經理陳汝夏告訴記者,下游市場需求旺盛,接收站開足氣力全力供應。今年以來,該站已累計外輸天然氣39億方,支持了江蘇三分之一以上的天然氣供應,成為全省減碳增綠的“加氣站”。

“‘3060’目標的提出,對致力于發展LNG產業的洋口港來說,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遇。”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周梁表示,“十四五”期間,洋口港將進一步大力發展冷能利用、天然氣發電、裝備制造等LNG下游及配套產業鏈,力爭在綠色能源綜合利用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受訪者供圖)

本文關鍵詞:綠色環保 標簽:洋山港 陽光島 LNG接收站
聲明: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中國港口網”“www.99mizi.com”的所有文字、圖片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港口網所有,轉載必究。若轉載使用,須同時注明稿件來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0條評論
    相關推薦

    頭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安市| 保靖县| 桐梓县| 色达县| 青州市| 石嘴山市| 江阴市| 祁门县| 枣庄市| 滦南县| 将乐县| 寿宁县| 巨野县| 贺兰县| 于田县| 常德市| 福建省| 藁城市| 柳林县| 体育| 渭源县| 大英县| 丽江市| 绥宁县| 锡林郭勒盟| 琼海市| 浦城县| 白银市| 绥阳县| 调兵山市| 贵南县| 滕州市| 贵定县| 闵行区| 玉门市| 泰安市| 裕民县| 龙岩市| 平乐县| 故城县|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