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9時由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等單位投資、建設、運營的陜西延長至黃龍高速公路正式通車運營,為延安革命老區振興提速。
延黃高速公路,是連接中國華北、西北、西南、華南的縱向大通道,也是陜西省“十三五”重大民生項目。項目建成后,延長至黃龍的車程由原來的4小時縮短至2小時。
▲延黃高速公路示意圖
延黃高速途經延長、寶塔、宜川、黃龍“三縣一區”,全長166.6公里(其中新建里程149.5公里,與青蘭高速公路共線段17.1公里),橋隧比為38.3%,概算總投資175.06億元,采用全封閉、全立交、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全線共設9個互通、3個服務區、6個匝道收費站。
作為陜西省重點建設項目,延黃高速將強化陜北與關中之間的溝通聯系,緩解包茂高速的交通壓力,提升延安東南部地區基本公共交通均等化水平,為延安革命老區振興、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交通強國等國家戰略的實施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保障。
是發展路,也是生態路、智慧路
加快整合紅色旅游和生態旅游資源,助力陜北鄉村振興。
延黃高速沿線旅游資源豐富、景區景點密布,通車后將沿線風景名勝串珠成線,打造陜北“高速旅游廊道”,成為拉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的“黃金通道”。
作為延安脫貧攻堅重點項目,延黃高速助力陜北煤炭資源“南下東出”,并促進延長縣、宜川縣優質蘋果,黃龍縣優質核桃等陜北特色農產品向外運輸,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提檔升級,助力鄉村振興。
延黃高速途經褐馬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緩沖區邊緣,屬于生態敏感區。
建設過程中,葛洲壩集團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最大限度減少工程建設對保護區的影響,建立了嚴格的環保管理體系。
建設單位還通過“打孔植綠”方式,對公路沿線生態進行修復。
通過努力,延黃高速項目獲評延安市“2020年度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依托物聯網技術延黃高速項目還創建了“信息化綜合管理系統”,在進度、質量、安全管理等工作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實現了資料檔案電子化歸檔、云平臺儲存。
進入運營階段后將進一步發揮智能系統作用,提升智慧運營水平,推動智慧公路建設。
筑路人,踐行“延安精神”
2017年10月下旬,中國能建葛洲壩三公司70多名管理人員進駐延黃高速公路項目部。
“工期緊張,很多人這3年多沒有休過一天假。”盧保平說,作為工程建設人員,每一個重大工程項目都如一張軍令狀,“輕傷不下火線。”
延黃高速公路因跨越國道、鐵路、輸煤管線、油氣井等復雜環境,施工前后面臨各種困難。
“我和團隊要應付和面對各種‘疑難雜癥’,還要對施工的質量和安全負責,每一道建設工序都不能有絲毫的含糊。”盧保平說。
雖然建設過程十分辛苦,但大家一想到能為建設革命圣地延安出份力,總有使不完的勁兒。
隨著最后一層瀝青鋪完,延黃高速公路迎來最后的通車時刻。
為方便當地村民出行,項目部為黃龍縣圪臺鄉馬場村修建了3條通村公路、7段通巷路。
多次優化設計方案,設置6000米聲屏障及隔音窗,采取以橋代路的方式降低生態影響,保護區路段施工全部采用免爆開挖,降音降噪降塵,減少對環境污染等。
助力當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為沿線近千名農民提供工作崗位。
50多年來,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承載著治理長江、水電報國的偉大夢想,近年來更是充分發揮投建營一體化優勢,加大在交通領域的投資力度。
除延黃高速外,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還在陜西省投資建設了寧陜至石泉、延安東繞城、關環麟法等高速公路,總投資額超400億元,總里程約400公里。
深厚的紅色基因穿越時空、歷久彌新,成為葛洲壩在交通建設領域奮斗拓展市場的精神支柱和強大動力。
內容來源: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