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主要航線的496個航次中,第31周至34周期間,已取消24個航次,取消率為5%。
隨著歐美運輸旺季的到來,美國消費需求激增,訂單量爆漲。以2021年上半年為例,亞洲發往美國的20英尺集裝箱,達到約1003.7萬個,同比增長40%,創下近17年的最高紀錄。
隨著運輸需求激增,全球各大港口的擁堵狀況更加嚴峻,船舶延誤進一步加劇。
8月2日全球港口擁堵情況(紅點代表船舶群,橙色代表擁堵或運營中斷的港口)
根據集裝箱運輸平臺Seaexplorer的統計,截至8月2日,全球已有120個港口報告擁堵,360艘船舶在世界各地的港口等待靠泊。
另據洛杉磯港signal平臺的最新數據,目前在南加州錨地停泊的集裝箱船達到16艘,在港外等待的船舶達12艘,平均等待靠泊時間從7月30日的4.8天,增長到目前的5.4天。
此外,根據德路里的最新報告,在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亞洲至北歐和地中海等主要航線的496個航次中,第31周至34周期間宣布取消的航次,已達24個,取消率為5%。
其中,THE聯盟宣布取消11.5個航次,2M聯盟宣布取消7個航次,海洋聯盟宣布取消5.5個航次。
德路里還表示,運輸旺季的到來,已讓不堪重負的供應鏈進一步承壓。
針對港口擁堵現狀,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積壓在港口的集裝箱船運力,與4年前相比,增加了60萬TEU,約占當前全球船隊總運力的2.5%,相當于25艘大型集裝箱船。
美國貨運代理公司Flexport也表示,從上海出發,經洛杉磯和長灘港到芝加哥的運輸時間,已經從35天增加到了73天。這意味著,一個集裝箱從始發港出發,再回到始發港,大約需要146天,相當于市場上的可用運力減少了50%。
隨著市場運力供給持續緊張,港口方面警告稱:“預計美國西海岸港口將在整個8月遭受‘重創’,準班率可能會進一步下降,港口運營正陷入‘僵局’。”
根據業界知名咨詢機構Sea-Intelligence的統計數據,美西航線6月份準班率,從5月份的23.5%下降至21.4%,美東航線的準班率,則從5月份的28.6%降至26.5%。
洛杉磯港口執行董事Gene Seroka擔憂地表示,每年的下半年都是運輸旺季,但目前的情況是,由于前期仍有大量船舶積壓,近期又有新的船舶集中到港,令港口面臨極大的挑戰和壓力。
Gene Seroka進一步表示,美國消費者支出將在2021年剩余時間內繼續保持強勁,預計下半年海運需求增長將更加強勁。
美國零售業聯合會也表示:“進入開學季,預計大部分家庭都會陸續購買電子產品、鞋子和背包等學生用品,銷售額將創下歷史新高。然而當前的海運效率,令我們非常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