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0時起,上海浦東心圓西苑小區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上海市中風險地區清零。在本土疫情“多點發生、局部暴發”的當下,上海是怎么做的?
8月2日晚,浦東國際機場連夜組織集體核酸檢測現場。圖 | 浦東發布
讓我們把時鐘撥回到半個月以前:
8月2日,浦東某醫院報告,發現浦東機場貨運區一名外航貨機服務人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幾乎是同一時間,應急處置機制迅速啟動,聯合流調隊伍組成,排查追蹤、采樣檢測、隔離管控等工作有條不紊地同步連夜開啟。截至第二天早晨9時,僅僅一夜時間,已排查到密接52人,密接的密接250人。
8月3日的新聞發布會公布病例行蹤,確認中風險地區。
8月4日的新聞發布會宣布篩查、檢測結果,公布病毒基因測序結果及感染來源結論。
截至8月16日,上海未再報告過一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
8月17日0時起,上海市中風險地區清零。
張文宏說,上海做到了“廣、快、早”,即篩查要廣、反應速度要快、通過發熱哨點診室與發熱門診把疫情控制在早期,用最低成本解決最關鍵問題,讓老百姓多享安心、少受煩擾。
上海的防疫“軟硬兼施”
“硬”在哪——硬在快、嚴、實
醫院——疫情防控的最前線。面對傳播力更強的“德爾塔”病毒,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日前透露,多家醫院對內部人員進一步提高了核酸檢測頻次;升級改造后的全市127家發熱門診、225家發熱哨點診室化身為靈敏的“監測哨”,嚴格確保閉環管理。
圖 | 上海發布
交通——城市命脈之一,也是狡猾的病毒得以“四處點火”的渠道。自2日出現一例核酸檢測陽性樣本后,上海極速響應,宣布自3日起,全城96個公交樞紐站,228條線路,自首班車起,在起訖站安排對上車乘客進行測溫。
圖 | 上海發布
地鐵方面,上海各車站嚴格落實“兩必須”(進站必須測溫、必須佩戴口罩),安檢人員必須佩戴護目鏡、口罩、手套,重點車站安檢員還需身穿防護服。車站內重點部位和列車內部,如欄桿、扶手、座椅、電梯轎廂、票務設施、自助設施等每日接受清潔消毒,頻率已達非門戶車站每日1次、門戶車站每日4次、重點門戶車站每日4次,間隔不超過4個小時。
圖 | 上海地鐵shmetro
上海市民政局細化34條舉措,要求全市600余家養老機構的探視暫停,工作人員統一食宿;影院需嚴格按照75%的上座率售票,不提供現場售票,每場電影結束觀眾離場后,馬上投入消毒保潔工作;針對線下核驗健康碼時,有人用“綠碼”截屏企圖蒙混過關的現象,上海市大數據中心為“隨申碼”更新了包括“動態防截屏”在內的一批新功能。
正值暑假,上海市教委多次強調嚴控校園各類聚集性活動,所有師生員工離滬需報備,開學前14天開始開展自我健康管理,多所中小學也通知暫停軍訓、暑期實踐、現場報到、現場家長會等活動……
“軟”在哪——軟在真心、愛心、將心比心
住著5000多名居民的心圓西苑小區——也是近期確診病例出現后唯一被列為中風險的區域,目前仍采取封閉式管理。小區被封閉后,不少老年人沒有智能手機也不會叫外賣或者叫外送服務,買菜難成了一樁煩心事,心圓西苑臨時黨支部獲悉此事后,第一時間與川沙新鎮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反饋。指揮部迅速尋找與對接企業,隔天就把一份份包裝好的平價蔬菜、雞蛋、品牌肉無接觸式地送進了小區。同時,垃圾清運、配藥、應急維修等服務,甚至居民心理疏導和安撫工作川沙新鎮也一并包攬。
圖 | 浦東發布
因本土疫情的多點暴發,上海核酸檢測需求量增幅顯著。上海市衛健委數據顯示:近來全市核酸檢測量日均達30萬以上,較之前翻了三倍有余。多家醫院相應推出了“一站式核酸檢測服務”,應對檢測小高峰進行了流程的優化與調整,以此實現在線掛號、在線繳費、在線獲取報告等功能。
為減少人員聚集與排隊等候時間,部分醫療機構加開“深夜檔”,還有醫院提供24小時采樣服務。岳陽醫院醫務處主任趙震宇介紹,之所以將檢測點設置為24小時,就是因為在日常檢測工作的過程當中,發現有不少市民會由于工作排班或者外出旅行,返滬時間較晚,又需要立刻進行檢測等原因,有特殊時間段測核酸的需求。
深夜12點,還有市民陸續來到岳陽醫院核酸采樣點。圖 | 上觀新聞
今年初,上海調整了公布流調結果的方式:隱去了無關的個人關鍵信息,只在有效維護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公布了相關具體場所,而該方式一度登上多平臺熱搜,引來大量點贊。上海的貼心之舉為確診病例的個人隱私撐起了一把保護傘,避免了病患可能會面臨的社會窘狀。
在落實主動、科學、嚴密的疫情管控的同時,又盡力將尊重、理性與人性化做到極致,來自國際化大都市的“溫柔”在此細致釋放。
點贊“模范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