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展區,一個個顛覆想象的黑科技產品撲面而來,建筑服務的數字化、智能化讓人印象深刻。
本屆服貿會專設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專題展,以“智慧建造、綠色發展”為主題,在首鋼園區設置4800平方米的單獨展館,以視頻與實物相結合的方式,集中展示建筑領域數字化、智能化、網格化發展趨勢下的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成果,帶你一睹智慧建筑的獨特魅力,一探超級工程的建造奧秘,來一場身臨其境的數字建造體驗之旅。
創新科技加持 智能設備顯身手
在8號展廳內,能聽到清晰而有節奏的“噠噠噠”聲,一只機器狗正在穩步前行。機器狗工地巡檢——這充滿科技感的一幕并非科幻電影中的場景,而是已經在北京、浙江、福建等智慧工地中落地應用的實際場景。
圖片來源:中建一局
機器人還能干啥?在建筑領域,智能機器設備比比皆是。核電預埋件焊接機器人專門用來給工程建設做焊接。
由于核電建設項目規模大,預埋件多,往往數以萬計且焊接型號不盡相同,焊接工作量大且操作起來十分耗時,這種機器人往往被用于核電核島這一類施工質量、安全系數要求極高的項目中。應用這一機器人后,施工人員僅需根據不同焊接型號將機器人的固定工作臺夾具進行調整定位,焊接工作即可快速展開。相比人工焊接,工作效率提升3倍。目前,該機器人已成功應用在了廣西防城港及廣東惠東太平嶺核電項目。
圖片來源:中建二局
本次展會也少不了VR(虛擬現實)設備,不少人帶上VR眼罩體驗建筑施工安全教育。結合真實的施工場景,VR安全教育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高度還原場景,打造沉浸式體驗,重現高空墜落、物體打擊等各類安全事故過程,使參加安全教育的人員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并從中學習規避安全風險的方法,其高度沉浸性、交互性可以讓受教育者從內心深處認可安全管理的要求。
圖片來源:中國網
5G與建筑的碰撞 智慧工地系統再升級
在展會上,時刻在忙碌運行的智慧工地管理平臺隨處可見,工程全息模擬,數據實時滾動,展現了智慧工地系統不斷感知的觸角。
一些企業通過“機器人+5G大屏”展示了智慧工地系統,在企業端創建“基于移動互聯設備的遠程技術管理系統”,定時更新200余個項目的關鍵經營指標和數據,遠程實現對工程項目的實時視頻及預警、項目經營分析、應急管理功能,形成企業總部統一分布式管理、多工地獨立部署運行的模式。
圖片來源:中建一局
在工地端,智慧工地系統集成人員管理、車輛管理、安全管理、質量及進度管理、工程管理電子化等模塊,借助BIM(建筑信息模型)、AI、熱成像等技術,實現對施工現場的實時把控。一旦發生火災或員工未戴安全帽進入施工區域等問題,系統可自動拉響警報,形成項目管控“千里眼”。
從智慧工地項目級平臺到企業級平臺,再到建筑業主管部門應用的智慧監管平臺,智慧工地管理聚焦場景,又統籌全局。如今的智慧監管平臺也在一張大屏管理的基礎上延伸出更多應用場景。
圖片來源:中建一局
有顏又節能 綠色建造助力“雙碳”未來
實現“雙碳”目標是當前建筑業發展的主題之一。各建筑業企業紛紛展出節能工程和綠色技術,展現了推動建筑業綠色發展的決心和實力。
在工程咨詢與建筑服務展館,北京工人體育場的改造復建模型首次亮相。在保留傳統風貌的基礎上,改造復建后的工體將增添智慧、綠色元素,成為北京的文旅新名片。工體將從綜合性體育場,變成專業足球場,不僅綠色技術加身,也將助力體育場實現實時分析跑動距離、速度、隊伍陣型,監測運動表現、運動員身體機能、自動捕捉足球軌跡等。
除此之外,展會現場還有很多建設成果,包括“一帶一路”工程建設項目,展示著中國建造的標準和速度、傳達著構建發展共同體的善意與友誼。
▲ 中國-巴新友誼學校·布圖卡學園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