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上海工程局自2010年12月在黃浦江畔重組成立以來,歷經十年風雨洗禮,一路追趕跨越、接續奮斗、逐夢前行,企業改革發展黨建各項事業迎來新的春天。
日前國資委組織開展的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創建行動中,中鐵上海工程局入選“標桿企業”,“工程項目現金流自平衡管理”入選“標桿項目”。今天,【企界】帶大家一起來到黃浦江畔,重溫中鐵上海工程局不平凡的改革發展之路。
體系重塑 筑牢高質量發展之基
從2010年的4家成員企業到2021年的13家區域性、專業性子分公司,中鐵上海工程局自成立以來先后實施2次內部重組、1次外部重組,修訂完善各類規章制度200余項,制定優化業務流程100余個,針對現行制度每年進行梳理換版升級……
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讓企業在淬煉沉淀中脫胎換骨、煥發生機。
▲ 常益長鐵路項目深入推進信息化智能建設
2014年,全面推行工程項目精細化管理,強化過程管控、后臺管控和成本管理,堅持每年開展精細化管理綜合大檢查并督導各單位落實整改,從根本上實現了工程項目從粗放管理到集約管控的轉變。
2015年以來,全面啟動項目管理實驗室活動,在實踐中檢驗制度,在完善制度中規范管理,成為解決基礎管理薄弱、項目管理粗放問題的利器。開展實驗室課題及管理創新課題研究共100余項,逐級逐批對2015年以前發布的各類制度進行修訂,積極推進已結題成果的復制推廣,促進了企業管理水平的穩步提升。
▲ 上海白龍港污泥消化池工程
三級公司如何助力集團發展?
中鐵上海工程局始終將三級公司建設放在企業整體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的位置,“勤幫重培、嚴管善待”。
通過“一對一”問診,“一企一策”指引,與每家企業都簽訂了三年發展目標責任狀,發布了三級公司建設實施方案。
對發展質量不高的原二公司、城軌分公司與品牌效益較好的市政環保公司進行優化重組,通過對扭虧無望的北方公司實施整建制拆分重組,徹底解決了北方公司的虧損問題。
▲ 柳州官塘大橋5885噸中拱段整體提升創下了整體提升高度、整體提升重量、提升拱肋跨徑三項“世界第一”的紀錄。
深化改革 激活高質量發展動力之源
發展過程中,中鐵上海工程局堅持創新管理模式、創新生產組織模式,持續強化戰略重組,始終將改革作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之源。
近年來,圍繞“機構、人員、制度和管理手段”四個要素,開展了系統管理提升活動,出臺了21份系統管理提升方案,構建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工作對接機制,全面提升了各業務系統管理能力。
▲ 國內最長、斷面最大矩形頂管工程——蘇州管廊元和塘頂管工程,被譽為“中國第一頂”。
圍繞“總部機關化”問題,中鐵上海工程局調整優化了兩級機關機構設置和部門職能。
公司本部部門由最初的22個減少到16個,總定員由233人減少到174人;三級公司機關部門設置調整為9個,各三級公司機關共壓減定員161人。目前,中鐵上海工程局兩級機關定員占全員總數的9.7%,達到了國資委認定機關定員低于全員10%的先進單位標準。
為深挖項目潛能,中鐵上海工程局緊緊圍繞“成本一體化考核、人員一體化流動、物資機械一體化調配、協作隊伍一體化使用”目標,在全局大膽試點推行區域項目一體化管理;創新推出工程項目成本管理“10951”專項行動,即一把手工程、零利潤原則、90%下限否決指標、每年5月份完成上年度績效考核、100%足額發放原則,一系列舉措讓“業績導向”更加明晰,讓企業內生動力得到有效釋放。
▲ 京雄鐵路聲屏障工程是全球首個適用于時速350公里高鐵的全封閉聲屏障工程
轉型升級 點燃高質量發展創新引擎
中鐵上海工程局成立以來,著眼建筑業未來發展趨勢與企業現實矛盾,以精益型、創新型、引領型、品牌化、融合化建設為抓手,全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實施“中國建造、中國創造、中國智造”提供強大動力。
先后爭取并通過了上海市“企業技術中心”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成為上海市“專利試點企業”,并將成員單位中的一公司、市政環保公司、三公司、四公司、五公司、建筑公司鍛造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其余諸多企業也獲得了高級“企業技術中心”認定或者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中鐵上海工程局成立軌道工程技術研發中心
中鐵上海工程局緊緊圍繞重點工程、重點項目、重點工序開展科研攻關。
先后獲得詹天佑獎7項、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3項、社會力量獎68項、中國中鐵科技進步獎27項(其中特等獎2項);
國家級工法6項、省部級工法73項;獲得專利752項(其中發明專121利);規范編制15項(其中主編2項);
獲得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科技創新成果二等獎及中國中鐵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一系列的科技成果,有力彰顯了企業在裝配化、智能建造、信息化等方面的不凡實力。
▲ 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11號線榮獲魯班獎、詹天佑獎
在國內基建市場方面,中鐵上海工程局以敏銳的嗅覺洞察市場的變化,靈活運用PPP、EPC等新型商業模式,在棚改舊改、城市管廊、綠色環保等新興領域和新城市建設的經營開發中不斷拓展業務版圖。
同時不斷完善經營要素,取得施工、設計資質73項,位居鐵路、房建、公路、市政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行列,為企業搏擊市場插上騰飛翅膀。
▲ 無錫地鐵1號線軌道工程,獲建國以來國內城市軌道交通行業首個國家級優質工程金質獎
在管理創新方面,中鐵上海工程局研究應用現代管理工具,加快開發企業管理智能化平臺、BIM+項目管理平臺和滿足企業管理實際需求的業務管理軟件,加快信息化智能化研究應用,建立企業大數據,提高管理效率,提供決策參考;
針對項目管理、勞務管理、員工考核等開展管理研究,助推管理手段升級;立足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實踐,創新推出黨建融合機制“一辦法、兩意見”,成功打造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新品牌。
▲ 列車通過我國高寒地區最長快速鐵路——哈佳鐵路和哈牡鐵路并行線
風從東方來,素有東方明珠之稱的上海,歷來處于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
未來,中鐵上海工程局將根植于這一東方沃土,秉承“12345”發展思路和“十高”發展追求,牢牢把握戰略機遇,啟航“二次創業”征程,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加安全的發展,奮力書寫好新時代中鐵上海工程局發展新篇章。
素材來源: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