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廣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廣東將加快形成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汕頭、湛江、韶關為極點,軸帶支撐、多向聯通的綜合交通布局;基本建成“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貨物流圈,即珠三角內部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珠三角與粵東西北地區2小時通達、與國內及東南亞主要城市3小時通達、與全球主要城市12小時左右通達;實現貨物省內1天送達、國內及東南亞主要城市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
《規劃》強調,到2025年,廣東綜合立體交通網布局基本形成,客貨運輸服務品質顯著提升,交通運輸綜合治理能力進一步增強,總體建成貫通全省、暢通國內、連接全球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到2035年,率先全面建成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總體形成,交通運輸國際競爭力及影響力顯著提升,人民群眾滿意程度明顯提高,有力支撐廣東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在港口建設上,《規劃》提出廣東要建設世界一流港口,以區域港口群協同發展為導向,建設珠三角世界級港口群;建設一流港航基礎設施以適應船舶大型化和航運聯盟化趨勢,加快重要港區專業化碼頭和深水泊位建設;推動港口協同合作發展;以市場化方式推進廣州港、深圳港與珠江口其他內地港口深度合作,支持發展大灣區航運聯盟;推動整合珠江口水域航道錨地資源,深化珠澳港口合作。
同時,強化粵東港口群發展合力。充分發揮汕頭港、揭陽港、潮州港各自優勢,強化港口錯位發展,研究以汕頭為核心的港口群資源整合。增強粵西港口群競爭力。構建以湛江港為龍頭、茂名港和陽江港為支撐的港口群發展格局,共同打造全球大宗散貨、能源等海路運輸的重要節點和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在內河港口建設上,要積極推進佛山港順德港區和三水港區等內河重要港區建設,完善內河航運樞紐功能;繼續完善珠三角高等級航道網,加快推進內河碼頭通達干線公路“最后一公里”建設。
此外,為進一步推動珠江口兩岸融合,《規劃》指出,廣東將統籌珠江口兩岸城市軌道、市政道路規劃銜接,推動形成以公路、軌道交通、水上高速客運等多方式跨江通道格局。加快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獅子洋通道、蓮花山通道等公路通道建設,同步完善兩岸配套集散道路;推進深圳至江門鐵路、佛莞城際鐵路、中南虎城際鐵路等鐵路通道建設;優化兩岸客運碼頭布局,支持發展珠江口水上高速客運,打造“水上高速公路”。(全媒記者 龍巍 張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