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四好農村路”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以“兩通”為重點,以貧困地區為主戰場,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
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農村公路總里程達438萬公里,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98.9%。目前,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4A級以上的區縣比例達到79%,建成快遞營業網點22.4萬處、末端公共服務站11.4萬個,農村公路路網結構進一步優化,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強。
10月21日至22日,交通運輸部在河南蘭考召開2021年全國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對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公路發展成績進行深入總結,分析農村公路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提出加快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六個著力”,為促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當好開路先鋒。
參會代表認真聽會。記者 趙鵬飛 攝
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發展模式
農村公路是交通網絡的“毛細血管”,點多線長面廣,需要最大限度地激發廣大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讓他們真正成為農村公路建設的參與者、監督者和受益者,加快形成農村公路共建共治共享發展模式。為此,各地因地制宜,積極探索。
河南堅持落實“七公開”制度,在通村入組道路建設中,充分征求當地群眾意見,積極推廣以工代賑,健全群眾愛路護路的村規民約,廣泛動員農村勞動力尤其是脫貧人口參與農村小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日常養護管理;
福建泉州招募430個鄉村道專管員實施網格化管理,推廣市場化、標準化管養,探索覆蓋縣鄉道自動化檢測的養護評價機制,對標養護“六標準”精準實施養護提升工程,農村公路“管、養、評、提”全鏈條閉環管理,縣、鄉道路面PQI常態化保持“良好”等級,農村公路高質量保通保暢。
河南省蘭考縣紅廟鎮高標準農田產業路。
這些舉措進一步開發農村公路公益性崗位,吸收廣大農民群眾參與農村公路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加強農村公路參建者的職業技能,培養了一批鄉村建設工匠,培育了一批叫得響、干得好的作業隊伍,造就了一支懂技術、愛公路的管理隊伍。
截至目前,全國已設置農村公路就業崗位76萬個,設置公益性崗位30.1萬個,吸收脫貧戶24.1萬人。
修路的目的是致富,共建共治最終要實現共享。各地加快推進農村公路深度融合發展,以產業融合、部門合作、技術創新為抓手,不斷完善農村公路融合發展體系。積極推進“‘四好農村路’+”模式,促進農村公路與產業、旅游、文化融合發展,實現因路而興、因路而富,拓展農村公路服務的附加值。
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為例,該區打造紅色旅游公交專線,有效串聯南湖景區、梅花洲景區、王祥里美麗鄉村示范點,助推全域旅游快速發展;建成小型停車場、星級公廁、自行車換騎點,完善自駕游配套服務,紅色鄉村旅游大放異彩。
嘉興71路紅色公交專線
如今,通過創建200個“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41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宣傳推廣60個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全國“四好農村路”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的農村公路發展局面已初步形成。
高質量發展體系持續完善
農村公路是服務“三農”的公益性基礎設施,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隨著《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關于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辦法》等多項對農村公路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的政策文件出臺,逐步搭穩農村公路政策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
政策是指導,資金是保障。交通運輸系統不斷健全完善以各級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資金為輔的農村公路資金保障體系;不斷加大車購稅資金投入力度,重點向“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傾斜支持;進一步完善車購稅“以獎代補”支持農村公路發展的政策,并積極協調財政部將農村公路納入地方政府一般債券的優先支持范圍;加大成品油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地方公共財政等資金對農村公路養護的投入力度,完善農村客運油補政策,農村公路發展資金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日前,上海市松江區葉榭鎮的16條農村公路完成了提檔升級。
為加快制定完善農村公路技術標準體系,《農村公路養護技術規范》《小交通量農村公路工程技術標準》《農村公路養護預算編制辦法》《小交通量農村公路工程設計規范》等相繼出臺。“美麗農村路”“鄉村運輸服務站”“農村公路技術狀況評定”等相關標準、指南編制工作也順利開展,逐步建立起與現階段農村公路發展相適應的標準體系。
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98.9%,優良中等路率達到87.5%,農村公路基本實現“有路必養、養必到位”。
在提升農村公路運輸服務品質方面,各地以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創建為載體,大力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建設,提升城鄉客運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關于推動農村客運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出臺,更是明確農村客運高質量發展思路及實施路徑,推動構建農村客運發展長效機制。
鄉村客運“金通工程”走進四川省宜賓市“橘香小鎮”。
“六個著力”支撐農業農村現代化
“十四五”期,面對促進共同富裕、構建新發展格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對農村公路發展的新要求,以及清醒認識在建設、養護管理、運營和協調發展方面存在的差距,需要各地進一步推動完善“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體系。
交通運輸部在此次現場會上提出要堅持“六個著力”,把握扎實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重點。
建設為根本,各地需著力完善農村公路基礎設施網絡,抓緊編制“十四五”規劃,加快建設便捷高效的農村公路骨干網絡,構建廣覆蓋的農村公路基礎設施網,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普惠公平的農村公路基礎網和便捷高效的農村公路骨干路網,進一步提升農村地區路網的覆蓋深度和廣度。
著力提升農村公路養護的質量和水平,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各地需提升農村公路養護科學決策水平,創新養護生產模式,提升養護專業化水平,加強路產路權保護,完善農民群眾參與體系,堅持“建設是發展,養護管理也是發展”理念,建立健全長期穩定的農村公路養護運行機制,維護好來之不易的建設成果,保障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
安全是“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各地需著力提升農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加強農村公路建設和質量管理,全面提升農村公路本質安全水平,提升農村道路運輸安全水平,強化農村公路應急保障能力,整體提高農村地區交通安全出行意識,從各個方面堵住漏洞、消除隱患,把安全生產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
廣西農村客貨郵共贏發展。
提升治理能力,才能實現共同發展。各地在著力提升農村公路治理能力上,需全面深化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完善農村公路法規政策,建立更加穩定的農村公路資金投入機制, 強化農村公路監督考核,提高農村公路信息化管理水平。通過落實治理責任、優化治理理念、創新治理方式,強化治理保障,提升治理成效,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行業指導、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農村公路管理體系。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各地需著力發揮農村公路典型示范的帶動作用,做實交通強國農村公路試點工作,做好“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品牌,做亮“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創建,做優“美麗農村路”品牌,把強示范、抓試點作為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統籌指導、夯實責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字來源:中國交通報
圖片來源:中國交通報、浦東發布、上海松江、南湖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