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長江經濟帶發展“1+N”規劃政策體系有關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周小棋在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長江經濟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簡稱《綜合交通規劃》)是長江經濟帶發展“1+N”政策規劃體系“N”中首個印發的配套政策,是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的關鍵舉措,更是促進長江經濟帶上中下游協調發展的有力抓手。
周小棋介紹,《綜合交通規劃》主要包括6方面建設任務:
——提升交通網絡通達能力。水運方面,暢通長江干線航道,完善支線航運網絡,優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快發展江海直達運輸,提升黃金水道功能。
——提高城市群交通一體化發展水平。推進長三角地區交通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交通協同發展,加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統籌發展,穩步推動黔中、滇中城市群交通建設。
——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運輸體系。發揮長江經濟帶東西雙向、陸海統籌的區位優勢,做強向東開放通道、做實向西開放通道、做大向南開放通道、做優內陸開放通道、推進長江通關便利化,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運輸體系。
——推動綜合交通樞紐高效鏈接。統籌考慮區域經濟布局、人口分布、國土開發、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需求,優化樞紐功能布局,加快客運樞紐和貨運樞紐鏈條化、網絡化發展,提高旅客換乘和貨物接駁換裝效率,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銜接順暢的區域綜合交通樞紐網絡。
——提升綜合運輸服務水平。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優化旅客聯程聯運,提高區際快速運輸品質,便利城際公共交通,推進城鄉客運服務一體化,提升旅客聯程聯運水平。推進貨物多式聯運,大力發展鐵水聯運,拓展江海聯運功能,健全技術標準規范體系,培育多式聯運組織主體。
——推進交通綠色低碳發展。堅持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全生命周期,加強重點領域污染防治,加快形成低碳交通運輸結構,加快運輸工具電氣化清潔化替代,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交通,全面提升交通可持續發展水平。
周小棋表示,與其他交通規劃相比,本次印發的《綜合交通規劃》主要有5個特點:一是突出長江軸帶引領;二是突出多式聯運發展;三是突出對外通道建設;四是突出樞紐高效銜接;五是突出交通綠色發展。(全媒記者 張亞蓓)
圖/文來源中國水運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