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深入貫徹落實山東港口“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發展路徑的生動實踐,11月11日,滿載著50個40尺集裝箱的“煙臺-桓臺”木片散改集“海鐵聯運”新模式班列,在山東港口煙臺港鳴笛首發,首次以“散改集”和“海鐵聯運”方式將東南亞木片原料發往山東內陸用戶企業,標志著煙臺港與山東港口航運集團融合協同,以“港口+航運+鐵路+陸港”全新模式,四方共同搭建的煙淄東西雙向物流大通道正式開通,煙臺港今年“多式聯運通道建設實現新突破”工作目標取得又一關鍵進展。
班列首發儀式上,山東港口煙臺港副總經理劉剛致辭,并宣布“桓臺-煙臺”木片散改集“海鐵聯運”新模式班列首發啟動,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煙臺車務段副段長易強,淄博客戶企業負責人出席活動并致辭,山東港口航運集團副總經理黃俊杰,鐵路相關單位部門負責人,相關船公司、桓臺內陸港等合作伙伴及貨主、貨代、客戶代表,煙臺港、航運集團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及職工代表參加儀式。
對照山東港口綠色低碳港口“十四五”規劃要求,煙臺港在“公轉鐵”“公轉水”“散改集”等綠色運輸領域持續發力,充分發揮硬件設施完備、集疏運網絡發達、港口功能齊全、鐵路優惠政策全覆蓋等疊加優勢,加速布局桓臺內陸港建設,通過與鐵路、航運集團、船公司和內陸港多方協同,創新整合升級煙臺港分段物流服務新模式,成功促成“煙臺-桓臺”木片散改集“海鐵聯運”班列首列開行,為客戶搭建起了一條“低成本、高效率、低損耗”的綠色物流大通道,有力推動煙臺港班列航線與淄博地區外貿貨源的無縫對接,把“進出海口”搬到淄博生產企業“家門口”。
據了解,該班列以40尺集裝箱為貨物運輸載體,由煙臺港負責進口木片的散貨卸船、貨場堆存、散改集及鐵路裝車環節,由航運集團及相關船公司負責40尺集裝箱的調配集港,由鐵路部門負責班列運行發送,由桓臺內陸港負責淄博到站貨物的“最后一公里”卸車轉運,四方聯手構建從東南亞木片原產地到山東淄博用戶企業的“門到門”全程物流鏈,將集聚帶動淄博周邊回程煙臺出口貨源市場,最終形成東西雙向的鐘擺式穩定運營模式。
下一步,煙臺港將全面對照山東港口融合發展新階段新要求,更好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更好發揮“港通四海、陸聯八方”輻射作用和資源集聚平臺效能,聚焦聚力“錯位發展、特色發展、彎道超越”奮斗目標,加快培育業務層和擴大朋友圈,持續推動港口與城市區域經濟發展同頻共振,為助力山東港口建設五個國際領先的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做出全新貢獻。
圖/文來源山東港口煙臺港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